心理婚姻育儿剽悍晨读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还好你们都还在

2017-09-18  本文已影响147人  荷塘浅浅笑

能不能告诉我,有多少人想过要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

这个想法持续了多久?这种想法最强烈的时刻来源于什么?

似乎我们生命中所有遇到的不公,都能和原生家庭扯上关系。

你脾气不好,你说这是原生家庭的错。你习惯不好,你说这是原生家庭的影响。你能力不够,你说这是原生家庭底子薄。。。

原生家庭活脱脱的成了一个背锅侠。

你把原生家庭那些束缚你限制你折磨你的东西照单全收,融入了你的性格和处事方式。这些梦魇被带入你的新生家庭恶性循环。你说你终于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说这是宿命。

01

父母

近几个月的工作状态不好,生活和学习也是一团乱麻,总是想得多,做得少,许多目标未完成,一直念叨着时间不够用。

正烦躁间母亲打来电话,让我晚上回去吃饭。我想也没想就拒绝了。

母亲在电话那头念叨了十多分钟,说孩子很久没回家了,说父亲今天买了牛肉,小龙虾,还包了地皮馅儿的包子。

我不耐烦的听她说完,仍然生硬的拒绝了。母亲很生气地说:不来算了!

十分钟后父亲又打来电话,还是同样的要求同样的话语,我仍然拒绝。

父亲在那头悠悠口长叹一口气,很失落地说:那就算了吧。

我也难受起来,但看着外面下了一天的雨没有停歇迹象的雨,没来由地上火:父母一点都不为我着想。

伴侣

先生给孩子讲完故事出来,说孩子已经睡着了。

五分钟之后,孩子开门出来。

这已经成为了常态。我开始发火:家里这么多事情你一件也不做!这么大的压力你分担过吗!我每天像个陀螺一样转我不累吗!你给这个家做过了什么贡献!偶尔哄个孩子你都这么敷衍!

多日积攒的事务未能完成时,我像一颗炸弹。

你的眼里就看不到事吗?家里会无缘无故这么整洁吗?衣服会无缘无故地变干净?哪一件事不是我在干!你们一点忙都帮不上!

我们家的模式是这样的:下班后我回到自己家。先生回到他的父母家吃完晚饭接上孩子再一起回来。

但每到周末,先生都会有意无意把孩子丢在爷爷奶奶家。

我常常觉得他不够爱孩子,不够爱这个家。

如同觉得父母不够爱我一样。

孩子

孩子把他爸爸从房间赶了出来:爸爸你出去,我可以自己睡。

我们沉浸在欣慰的状态中不到一分钟。孩子又推门来到我身边:妈妈,我要你陪我睡,我只要你陪我睡。

我哭笑不得,只好不情不愿地躺在床上,戴上耳机播放期待以久的大咖在千聊的分享。同时拉着他的手,静静得待他入眠。

可他不停不停的跟我聊天,我静不下心来。折腾到九点半,我开始吼他。

可是你知道他说什么吗?

他说:妈妈,我好想哭。你每天只知道让我睡觉睡觉,不给我讲故事。只知道让我上学上学,都不让我出去玩。只知道工作工作,都不陪我。我不喜欢睡觉不喜欢上学。

我火冒三丈:我还不喜欢给你当妈妈呢!

他安静了一会,又略带着哭腔说:爷爷说5月15号有小偷(不知道这是个什么烂梗),小偷会来吗?他会偷走我的小汽车,偷走我的滑板车,会偷走我们家的卫生纸吗?他会不会砸门?会不会趁我们不在家的时候来偷?

我心酸地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摘掉耳机,抱着他,轻声地说:妈妈永远爱你。小偷也进不来的。

他说:知道了。很快发出了放心的微鼾声。

02

家庭生活中似乎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家庭关系所带来的羁绊和影响,让我们痛苦却无所适从。

我们被各种关系所累,把不多的业余时间时间硬生生的掰成了碎片。学习,家务,孩子,娱乐,双方父母,朋友亲戚。。。等等。

我们忽略了家庭带给我们的好,只记得家庭带给我们的负累。

我们还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当我们年满十八岁之时,我们就是自己的新生家庭。初时我们只有一个人,慢慢遇到爱的人,有了另一对父母,创造出爱的结晶,这时我们的新生家庭已经完整地形成。

学会爱,学会经营关系,学会用新家庭去塑造人。这是我们一生中最该完成的功课。

好的家庭氛围让人有安全感,有认同感,更容易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家人是我们最珍惜的人,理应得到最好的关怀。

03

如何取原生家庭精华,弃原生家庭糟粕,重塑一个美好的新家庭经营好各种关系呢?

分析行为背后的需求。

不要只看家人做了什么,也不要只听TA说了什么。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去想一想TA为什么会这样做?TA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TA希望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回应或结果?自己也同理。

仔细观察TA的一言一行,并在合适的时机询问。一定要用心,不能例行公事,更不能居高临下。

父母没有顾虑你的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可能是因为TA们一个月没有见到孩子了,可能是那天刚好有空,也可能是那天是某一个人的生日。

你怪父母没有顾虑到你,你同样也没有顾虑到TA们。

不预设对方知道,也不预设出过高的心理期望。

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女孩的心事,你别猜,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

我们自己的心事不要让别人猜,哪怕对方是你的爱人,你的家人。我们希望对方做什么,如何做,直接用语言来表达就好。

我们不说,再爱我们的人也无法成为我们肚子里的蛔虫。

我们心里装着许多事不说,还希望伴侣主动了解主动分担。当希望落空之后,全成了抱怨。利用同理心来思考一下,伴侣可能也面临着同样的情况。

我们只看到对方没有做什么,却没有看到对方做了什么。TA也有TA的事情,有TA的侧重点。

我们可以把所有未完成事项按轻重缓急列出清单,标上最后完成期限,两人按照各自情况共同分担。

有什么突发状况或者困难,提前和伴侣商量,寻求帮助和理解,作好下一步的安排和计划。

清除心理障碍,拉近关系。

有一个词叫积重难返。如果我们的心中有了越来越多不愿启齿的小牢骚,距离就会越来越远。

有什么事情解释清楚,不要逃避可能会发生的冲突和麻烦,正视它,可能一切都不是你和对方理解的那样。

孩子要你陪,可能是怕黑,可怕是怕动画片中的某个场景,可能是因为大人一句无心的恐吓。

想一想,我们有多少心理阴影是来自幼时大人的玩笑?

夸奖可以让人开心,生出更多的活力。

多夸一夸家人,夸一夸母亲的新衣服美呆,夸一夸父亲的厨艺爆裂,夸一夸伴侣的温情贴心,夸一夸孩子的成长像坐火箭。

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你真美。你真棒。

制定一些共同目标。

和父母:每周通一次电话,每月共进一次晚餐,每年共同出游一次。

和伴侣:每周一天二人世界,每月看一场电影,每月看一本共同的书。

和孩子:每天都一起进步。每晚告诉彼此今天最开心,最特别,最有成就感的三件事。

04

写到这个时候,很多猫友都交完作业了。我抽空看了一些,很庆幸大家都开始同父母和解,同自己和解,同生活和解。

同这一切和解,用更温和,更有力,更高效的方式去看待我们的日常,不想变好都难。

这一切来得似乎晚了一些。但还好,时间还很多。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还好你们都还在。


参考书目:《新家庭如何塑造人》[美]维吉尼亚·萨提亚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