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富甲天下到两手空空,传奇商人胡雪岩究竟经历了什么
莫道人生难,品行可照天。天堂与地狱,弹指一挥间。
话说大清一朝,出了一个能耐人,此人非别,正是赫赫有名的红顶子商人~胡雪岩。
这胡雪岩原是个普通人家的娃子,小时候也没见其有何不同他人之处,可随着年龄增长,此人可了不得。于市井街市之上习得一身好本事,啥本事?会赚钱!
依仗这身好本事,使其从一个默默无名的钱庄小伙计最终成为御赐二品顶戴、黄马褂、赏紫禁城骑马的红顶商人。在大清一朝,一个商人能被朝廷这般赏识的也只有他一个。
胡雪岩,亦官亦商,黑白两道通吃,做生意的头脑和魄力以及胆识,被现在许多人封为心中偶像。可这位心中偶像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兴许各位看官不知晓,那就让大狮为各位说上一二。
只道这胡雪岩自小也是穷苦娃子,给人放过牛,替人看过门。最后凭借关系做了个钱庄小伙计。天天跟银子打交道,看在眼里,馋在心底,谁不稀罕钱啊。胡雪岩常说一句话“没钱,连善事都做不了。”没错,一分钱憋死英雄汉,没钱长得再帅也没用。胡雪岩把赚钱、赚大钱当做毕生目标。此人心活,口舌利落,而且察言观色,左右逢源。渐渐的开始交上了好运气,当然,这也源于他自身会办事。单是拿银子资助落魄的王有龄之事,就看出胡雪岩深深掌握了“奇货可居”这句成语。
后来王有龄做了一品大员,胡雪岩跟着没少占便宜,借此结交朝廷大员,连左宗棠大人都成了其利用和巴结之人。有了大树好乘凉,接人之势好上位,胡雪岩就这么越干越大,大得差点就没了边了。
要说胡雪岩赚到第一笔横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第一桶金”,还与当年被他资助的王有龄有关系。咸丰十一年,太平军以星星之火之势变为燎原之势,江南一带,几乎尽皆被长毛所掌控。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奉命围攻杭州城,眼见城池不保。时任江苏按察使兼布政使一职的王有龄情急之下,派人将十万官银委托给胡雪岩,让其代为保管。
就是这些官银,给了胡雪岩一个机会,他人生第一次大转机由此开始,当然,也源于他胆子大,没天大的胆子,这笔银子能吓死人。胡雪岩未曾知会王有龄便用这些银子买谷二十万石,将其储藏于衢州。可怜王有龄拿心照明月,一心将希望寄托于这个曾经的至交,可却不知银子早已让胡雪岩给用了。待得李秀成攻破城池之后,王有龄为保名誉,自杀身亡。自此死了债主子,胡雪岩成了这批粮食的拥有者。
同治元年,太平军刀锋直指衢州,左宗棠率众来救,怎奈粮草不济。无粮便无法打仗,士卒全靠吃饱肚子才能与长毛厮杀。这时候,胡雪岩出现了,他看准这大好时机,要好好大赚一笔。他面见左宗棠,告知自己有粮,愿意资助将士们果腹。
胡雪岩此举正如雪中送炭,最终衢州得以保全,并且一举收复杭州。左宗棠凭借此功成了朝中重臣。为了报答胡雪岩赠粮之恩,左宗棠请谕旨封胡雪岩为左路粮台,并且下令将领们所掠的百万银两悉数存入胡雪岩所开办的阜康钱庄。
有了这些银两,胡雪岩咸鱼大翻身,以此为本,在江浙开设商号、银号,大获利益,不过短短几年间,便千万白银滚滚来,一跃成为富甲天下之人。
胡雪岩依仗胆大心细有慧眼,真正的大发一笔国难财。有了左宗棠大人的提携,使其一步步在“化茧成蝶“成为正二品大员。自此后,胡雪岩“拉大旗扯虎皮”,仗着自己的身份驰骋商界和官场,如鱼得水,好不快活。
可常言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胡雪岩凭借胆大让自己发财,也是这个“胆大”让自己倒霉。正待自己生意和仕途如日中天之时,出事了。因生丝生意的垄断,最终让自己得不偿失,赔了夫人又折兵。为了挽回亏损,他又开始折腾银号投资,结果二次失利,前后亏损近600万两银子。最终“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了,富甲天下的胡大财神,一夜之前,银号、商号全部关张倒闭,大清末期轰动一时的“金融风暴”由此产生。
那些跟他有牵扯的王公大臣、贪官污吏没有一个站出来保他,反倒是怕自己受连累,纷纷对其进行弹劾。皇帝看罢奏折之后,大为震怒,下令革去胡雪岩所赐职务和黄马褂,彻查到底。
可怜胡雪岩,此时一文钱也拿不出了,人去楼空,好不凄惨。如今罪诏就要来到,天公弄人,一代传奇胡雪岩就这样在无奈、惊怕、恐慌之中一命呜呼,人生之路终于画上句号。
有道是: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胡雪岩的发迹与衰败,亚如一辆过山车,充满惊险刺激,但最终有停止之时,从两手空空到富可敌国再到灰飞烟灭一文不剩,这刺激一般人真的承受不了。虽然已是百年事,但看其传奇,依旧令人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