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被爱之间的距离
《爱与被爱之间的距离》
一、爱与被爱的关系
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经习惯了和你所爱的人的相处,仿佛日子会这样无限延续下去。
忽然有一天,你心头一惊,想起时光在飞快流逝,正无可挽回地把你、你所爱的人以及你们共同拥有的一切带走。
于是,你心中升起一股柔情,想要保护你的爱人免遭时光劫掠。
你还深切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也是多么宝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美……
与是否被爱相比,有无爱心却是更重要的。
一个缺少被爱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一个没有爱心的人则是一个冷漠的人。
孤独的人只要具有爱心,他仍会有孤独中的幸福,当他的爱心在不理解他的人群中无可寄托时,便会投向花朵、小草、河流和天空,并因此而感受到心灵的愉悦。
可是,倘若一个人没有爱心,则无论他表面上的生活多么热闹,幸福的源泉已经枯竭,他那颗冷漠的心是决不可能真正快乐的。
人在爱时都太容易在乎被爱,视为权利,在被爱时又都太容易看轻被爱,受之当然。
凡正常人,都兼有疼人和被人疼两种需要。
在相爱者之间,如果这两种需要不能同时在对方身上获得满足,便潜伏着危机。
那惯常被疼的一方最好不要以为,你遇到了一个只想疼人不想被人疼的纯粹父亲型的男人或纯粹母亲型的女人。
在这茫茫宇宙间,有谁不是想要人疼的孤儿?
对于个人来说,最可悲的事情不是在被爱方面受挫,例如失恋、朋友反目等等,而是爱心的丧失,从而失去了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爱心的普遍丧失则是可怕的,它的确会使世界变得冷如冰窟,荒如沙漠。
在这样的环境中,善良的人们不免寒心,但希望他们不要因此也趋于冷漠,而是要在学会保护自己的同时,仍葆有一颗爱心。
应该相信,世上善良的人总是多数,爱心必能唤起爱心。
不论个人还是社会,只要爱心犹存,就有希望。
与平庸妥协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心爱的人离你而去,你一定会痛苦。爱的激情离你而去,你却丝毫不感到痛苦,因为你的死去的心已经没有了感觉痛苦的能力。
在当今这个讲究实际的社会,爱是一种犯傻的能力。
可不,犯傻也是一种能力,无此能力的人至多只犯一次傻,然后就学聪明了,从此看破了天下一切男人或女人的真相,不再受爱蒙蔽,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即使受挫仍不吸取教训,始终相信世上必有他所寻求的真爱。
正是因为仍有这些肯犯傻、能犯傻的男女存在,所以寻求真爱的努力始终是有希望的。
多么纯粹和热烈的爱,只要是人间的真实的爱,就必然具有人间性,沾染了人间的烟火味。
不但亲子之爱,而且一切人间之爱,包括恋人的情爱,佳侣的恩爱,人间性都是必有的性质。
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真能喜结良缘,日久相伴,两人一定也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摩擦。
我们都生活在现象之中,都只能通过现象来体悟本质,没有人直接生活在爱的本质之中。
如果有谁把自己的生活当作爱的本质展示给人们看,不用说,那肯定是在做秀,而且做得很不高明。
路上迎面遇见一个女子,你怦然心动,她走过去了,你随即就忘记了她,也忘记了你刚才的怦然心动。
有一回,也在这样的邂逅之后,你开始思索怦然心动的原因。
当然,女子都比较可爱,但能看出不同的性格,或活泼,或端庄,或阳光,或忧郁,如此等等。
在你怦然心动的那个瞬间,你是感觉到了你和她之间的一种可能性,那肯定不只是肌肤之亲,而是一种完整的生活。
茫茫天地间的你和她,是完全可能结成伴侣、组成家庭乃至生儿育女的,而因为她的这一种性格,你就会和她拥有这一种生活了。
在你怦然心动的那个瞬间,你的另一个自我,那个不受你的实际生活束缚的自我,那个哲学的、文学的自我,经历了另一个人生。
二、真爱罕见的因由
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是相当相似的,原因在于我们都关注于这些关系积极的方面,我们喜欢做出这样的假设:
即,爱是根本的与既定的因素,而敌意是一种偶然的、可避免的因素。
尽管我们对诸如“两性之间的战争”、“两性之间的冲突”这样的说法非常熟悉,但我们必须承认它们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它们使我们把注意力过度集中在男女之间的性爱关系上,这就很容易导致我们产生具有偏向性的观点。事实上,我们也许可以从大量案例史的回顾中得出如下的结论:
爱的关系很容易被公开的和隐藏的冲突所破坏。另一方面,我们又太过抱怨诸如个人的不幸、双方关系的不和谐、社会或经济原因等困难。
我们发现,引起男女之间较差关系的许多个人的因素都可能是相关的。然而,因为爱的关系中的失调往往频繁或周期性的出现,我们必须自问,在个案中的失调,是否起源于共同的背景?这种两性间容易而频繁出现的怀疑是否有着共同的性质呢?
许多这种质疑的气氛不仅是可以理解的,而且甚至是具有正当理由的。很明显,它与个体伴侣无关,而是与影响的程度和征服它们的困难息息相关。
我们知道或模糊地感到,这些影响能导致入迷、不能自已、投降,这意味着跳入无限制的与无底的深渊之中,这可能就是为什么真正的感情如此罕见的原因吧。
就像一个成功的商人一样,我们不愿意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我们倾向于有所保留而准备着退出。即使如此,由于我们自我保护的本能,我们都会本能地害怕在另一人身上失去自我,这就是为什么发生在爱情方面的问题也会出现在教育和心理方面,关于这点,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知道,但很少有人真正懂得。
人们倾向于忽视自己付出的那么少,而是更多地知觉到对方身上的缺陷,有一种“你从未真正爱过我”的感觉。
一个妻子经常怀有轻生的念头,因为她的丈夫没把他所有的爱、时间和兴趣放在自己身上。
她将不会注意到自己有多少敌意、潜藏的憎恨和攻击行为是通过自己的态度而表现出来。
只因为她自己付出大量的爱而感到绝望,与此同时,她感觉最强烈的、看得最清楚的是伴侣缺乏对自己的爱。
在一定程度上,任何人都倾向于忽视自己的敌意冲动,但在自己内疚良心的压力下,可能把它们投射到对方身上。
这种过程必定会引起公开地或隐藏地对伴侣之真爱、忠贞、真诚或善良的不信任。
这就是为什么宁愿说两性间的不信任,而不是说憎恨的原因,因为这更符合我们自己的经验,而且我们对不信任更熟悉些。
在我们正常的爱的生活中,失望和不信任的深层的、几乎无法避免的一种来源是这样的一个事实,即我们爱情的强烈情感激起了所有我们潜藏着的期望和对幸福的渴望,它们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状态是不活跃的。
我们所有的无意识渴望,它们在性质上互相矛盾,在所有方面都在无限地拓展,在这里正等待着自己被实现。
爱的双方必须要强壮,与此同时又无助,既能控制我们又被我们所控制,既禁欲又有感觉。
他应该不仅施暴于我们,而且又要温和,既有时间专门和我们在一起,同时又努力投入到创造性工作中。
只要我们假定他能真正实现所有这些期望,我们就高估他性欲的魅力。我们把这种过高估计视作对自己爱情的衡量,而在现实中,它仅仅表达了我们期望的程度。
我们这些要求在本质上就使得这些愿望的实现变得不可能,这也就成为失望的来源,即使我们能差不多以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处理这些失望。
在有利的情形下我们甚至不必意识到如此多的失望,正如我们没有意识到潜藏的期望的程度一样。
但是,在我们身上保留着不信任的痕迹,就像一个孩子发现父亲毕竟不能为他从天上摘得星星一样。
三、高质量的友谊
对于人际关系,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
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
你的朋友向你吐露了隐衷,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向人传说。
也许你的朋友还向别人吐露了这隐衷,你仍要当作只有你一人知道一样,不可让秘密由你传播出去。
你的朋友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出现。但是,这不能成为理由,认为你因此就有了随时在他面前出现的权利。即使对你最好的朋友,你也没有这个权利。
当你的朋友处在大幸福或大悲痛之中时,你要懂得沉默,不去打扰他,这是一种尊重和教养。
好的友谊必定包含三个因素:
第一是默契。这是灵魂深处的默契,就仿佛两个灵魂之间有一种亲缘关系,因而双方在基本的价值观上高度一致,彼此心知肚明,尽在不言中。这是一个前提,使得其他方面的沟通也变得容易。
第二是欣赏。这是两个独特个性之间的互相欣赏,所欣赏的是对方身上自己最看重的优点。这优点也许是自己也具备的,因此惺惺相惜;也许是自己不具备的,因此衷心倾慕。
第三是宽容。事实上,只要前两个因素足够强烈,就自然会宽容对方身上自己不太看重的缺点了。如果不肯宽容,就说明前两个因素仍较薄弱。
朋友的朋友一定也是我的朋友,朋友的敌人一定也是我的敌人——我们鄙弃如此简单的逻辑。
首先,因为我们的头脑有正常的思维,足以看出它的荒谬。
按照这个逻辑推演,朋友的朋友也还有朋友和敌人,以至于无穷,这样我们就会有数不清的朋友和数不清的敌人,二者之间还必定有很多交叉和重合。要接受如此极其庞大而复杂的人际关系,我们还不够愚蠢。
其次,因为我们对人性有基本的了解,足以看出它的幼稚。友谊的基础是求同存异,每个人都有多面,不同人之间的同异关系岂能划一,存异是当然之理。我所求之同在你的朋友身上不存在,他就不是我的朋友。我能容你的敌人身上你所不容之异,他就不是我的敌人。
所以,我们只用自己的眼光来辨别敌友,绝不用别人的眼光,哪怕这个别人是我们的好朋友。
这样最简便,往往也最可靠。
人以群分,朋友圈的形成似在情理之中。想强调的是,这个圈应该是松散而不定形的,不要把它弄成一个组织。
在一切人际关系中,友谊最自由,最讲究志趣相投,距离组织最远,把它弄成组织就太不好玩了。
与人相处,如果你感到格外的轻松,在轻松中又感到真实的教益,我敢断定你一定遇到了你的同类,哪怕你们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
当你接受了一个善意而心中没有丝毫不安的时候,你也就是接受了一个朋友。
相反,如果你不接受这个善意,或者接受了但心中不安,就说明你不认可对方是朋友。
这包括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你怀疑其善意的真实性,二是你对其人有否定的评价。
某哲人说:朋友如同衣服,会穿旧的,需要时时更新。
我的看法正相反:朋友恰好是那少数几件舍不得换掉的旧衣服。
新衣服当然不妨穿一穿,但是,能不能成为朋友,不到穿旧之时是不知道的。
总在频繁更换朋友的人,其实没有真朋友。
友谊是宽容的。正因为如此,朋友一旦反目,就往往不可挽回,说明他们的分歧必定十分严重,已经到了不能宽容的地步。
只有在好朋友之间才可能发生绝交这种事,过去交往愈深,现在裂痕就愈难以修复,而维持一种泛泛之交又显得太不自然。
至于本来只是泛泛之交的人,交与不交本属两可,也就谈不上绝交了。
外倾性格的人容易得到很多朋友,但真朋友总是很少的。
内倾者孤独,一旦获得朋友,往往是真的。
读书如交友,但至少有一个例外,便是读那种传授交友术的书。
交友术兴,真朋友亡。
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
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假的,不过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
今天的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就比较诚实了,希望人们更诚实一步,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这是对的。
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
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
“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四、悲伤与痛苦的意义
悲剧和苦难早晚都会与你见面,你根本无法避开。它们会在一定的时间,以一定的方式出现。
当他们降临时,你会被打倒在地,动弹不得。你可能会觉得已经走投无路。如果你是这种人,你会觉得你所遭受的苦难是他人所不知的。
如果你属于另一种人,你就觉得这点磨难与他人所经历的风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你只是沉湎其中不能自拔而已。
不要被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极端所蒙蔽,一个被一根火柴烧死的人所承受的痛苦并不少于被大火烧死的人。
你的悲伤和痛苦因为自己的感知而更为真切。你必须接受它们,并认识到它们也是生活赐予的礼物,因为它们让你暂时脱离自己,成为经历过失去、悲伤和痛苦的人们中的一员。
痛苦带给我们的最大教训就是:它远远超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禁锢。
当我们的生活一帆风顺时,我们的世界是非常狭小的,被那些日常所需填满。逛商场、写论文、换汽车轮胎,猜想昨天向我微笑的那个女孩子是否喜欢我……这就是我们的日常所想。
当悲剧和苦难突然袭来时,我们小小的藩篱被打破,我们的世界也被打乱了。我们一时间好像生活在尖锐刺耳的惊叫声中,没有出路,只有回声。那些昨天我们还念念不忘的“大事”突然变得毫无意义,我们日常所想也变得微不足道。
当我们最终从中走出来时,已经有了许多改变。我们一度陷入混乱,手足无措。我们希望生活还像从前一样,希望自己有机会从头再来。
但我们不能。我们已经改变,再也回不到从前,我们再也不会是从前的那个自己了。我们被苦难带到了一个新的王国,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也有责任把这种认识带回现实生活。这是我们重新考虑生活的机会。
对待悲剧和苦难的态度是衡量我们力量的标准。
我们应该把黑暗的时刻看作成长的时刻。那些对苦难避之犹恐不及的人们失去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他们没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成长,认识到生命中更为可贵的东西,从而增加人生的体验。
也许你的痛苦是因为你刚刚和女友分手,或你的宝贝宠物不幸去世,或遭受了失去亲人或意外事件的打击。不论发生了什么,你都要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它的意义。你都要把它看成一种恩赐,让你重新认识生命的重要性。
记住,虽然起初痛苦可能让你无法接受,不知所措,但时间会将它治愈。人都有一个奇妙的乐观肌体,我们都趋向健康而不是疾病。你的心灵与肉体将会努力复原。
你要问自己的问题不是你能否复原,而是如何复原。悲伤与痛苦有自己的期限,不过当它们渐渐离去时,你要小心的重塑自身。它们曾使我们的生活陷入混乱,但也给我们机会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不要害怕悲伤与痛苦,它们会带给你超乎寻常的创造力。没人会去追求他们,但也没人能够躲闪。悲伤与痛苦就像爱情一样,使你更好地融入人类大家庭。要认清它们的真实面目,然后善加利用。
五、智慧引领幸福
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结论是:根本就不存在幸福这回事。
如果只在欲望层面上找幸福,上面的话是对的。
欲望意味着匮乏,而匮乏就是痛苦,欲望的满足则意味着欲望的空白,而这就是无聊。
比如肉体的欲望,食欲、性欲,不满足是痛苦,满足时顶多有短暂的快乐,然后便是无聊。
又比如对金钱的欲望,钱少了是痛苦,钱多了,如果没有更高的目标,就会无聊,然后要去赚更多的钱,但钱再多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即使你富裕得成了一个金钟摆,仍逃脱不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的命运。
然而,超越欲望的层面,上面的说法就不成立了。精神性质的愿望,其产生不是基于匮乏,而是基于内在的丰富,其满足又会激起更强烈的愿望,因此绝不存在痛苦和无聊的悖论,相反是快乐递进的良性过程。
比如说,你渴望知识,喜欢读书,你会因此痛苦吗?当然不会,这类愿望本身就是令人快乐的。然后,你去满足你的愿望,你读了一本好书,读了许多好书,你会因此无聊吗?当然也不会,你只会感到充实。
只把物质的快乐视为幸福,只在物质的层面上和人比快乐,这样的人必定永远劳心劳力,无幸福可言。
为什么不做另一种比较呢?凡是真正品尝过精神的快乐的人,把它和物质的快乐做比较,一定都知道,它带来的幸福感远非后者可比。这样的人是不屑于和人比物质的快乐的。
幸福是相对的,现实中的幸福是包容人生各种正负经历的丰富的体验。人生中必然遭遇挫折和痛苦,把它们视为纯粹的坏事予以拒斥,乃是一种愚痴,只会使自己距幸福越来越远。
苏格拉底提出过一个等式:“智慧=美德=幸福”。他的意思是,一个人倘若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做人就一定会做得好,而这也就是幸福。反过来说,我们的确看到,许多人之所以生活得不幸福,正是因为没有想明白人生的道理,在做人上出了问题。在此意义上,智慧是引领我们寻求幸福的明灯。
如果我们要给幸福寻找一个“器官”,那只能是心灵,而非肉体。肉体只有快感和痛感,是心灵在做幸福和不幸的判断。正因为此,心灵的取向和状态对于幸福是重要的。
意义即关联,关联有两类:
一类是我们的生活与有限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联,比如父母对子女的爱,出于精神动机从事的事业,皆属此类;
另一类是我们的生活与无限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关联,这实际上就是指对人生的超验意义的信仰。提供这种超验意义的那个至高境界无法证实,但惟有假设它存在,与它保持关联,才可使人生获得真正充实的幸福。
现代人发疯似的追求幸福,这种狂热是一种病态,其病因在于关联破裂,意义缺失,由此产生了人人痛心却无力战胜的内心空虚和外在冷漠。
可是,人们往往找错了原因,反而愈加急切地追求物质,寻找表面的快乐,试图以之填满意义的真空,结果徒劳。
丁俊贵
2024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