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强求就会变慢
发生交通事故有很多原因,但交管部门的总结却是“十次肇事九次快”。“快”是提高效率,节约时间的最佳选择。但过快的速度不太容易控制,而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不利于身体健康。但是,无论是开车还是日常生活,想慢下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和老伴儿都不是慢性子,可我主张生活慢节奏。节奏慢了才来得及品味生活。很容易看到人生的风景。什么事都风风火火,忙忙碌碌,人生的好风景还没来得及看,就被岁月翻篇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所以我不止一次的奉劝老伴,一定要放慢生活节奏,学会品味生活,品味人生。
可老伴儿不光不听劝,还用伟人的诗词反驳我:“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所以老伴忙活了一辈子。到最后却落了个“ 出师未捷身先死,”家人想“她”泪满襟。她不光是生活节奏快,而且还追求完美。她喜欢快马加鞭,把事业和家人看得很重。宁可透支健康,也要精益求精。到了晚年,她也认同放松放慢生活节奏,对健康有利,可真要让她放松放慢时,她又说“太难做到”了。
其实放松也好,放慢也罢,要说难确实也难,因为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急性子变慢性子,何其一个“难”字了得!可也并非不可能,或真的“难于上青天”。干活快的人叫雷厉风行,磨磨蹭蹭的人叫精雕细刻。快慢各有各的好处。
快与慢是效率问题。效率受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环境和生产工具。但从主观上讲,快与慢的原因,无非是一个觉得此事要紧,或者说很重要,所以要快马加鞭,而另一个则觉得无关紧要,快点慢点无所谓。所以不慌不忙,不紧不慢。说到底,快与慢的选择,还是取决于对结果的重视程度。如果把事情的结果看轻看淡,甚至觉得事情的结果也不重要,那么你还会那么着急,那么风风火火忙忙碌碌吗?
如果说放慢生活节奏真的有什么诀窍的话,那么这个诀窍就是,把事情看轻看淡,让生活回归自然。不强求就会变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