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剧情节选——内向,因为关系是对自己的损耗
《走出剧情》
内向,因为关系是对自己的损耗
关系是为自己积聚能量,
还是损耗能量,
这取决于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
有人问:“我性格内向,不擅交际,是天生的吗?能不能改变?”一个人性格外向还是内向,指的是这个人倾向于较多的人际交往还是较少的人际交往。很显然,如果我们在关系中经常感觉被滋养,交往越多,精神头越足,那肯定会成为外向的人。相反,如果关系对自己而言通常是种损耗,自然会倾向于回避交往,形成所谓的内向性格。
关系是为自己积聚能量,还是损耗能量,这取决于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
我在《当我遇见一个人》中,讲到四种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模式:共振互动型、以母亲为中心型、无关反应型和情感逆转型。第一种共振互动型,是一种双方都平等存在的关系,你我的感受、感情同时存在。你发出一个信号,分享一种感受,我能听得见,并做出回应;我发出一个信号,同样能够得到你的回应。双方就这样彼此轮换互动,都能体验到情感的同调共鸣,一种美妙的同时性——同时升起一个感受,共享一个感受。这是最理想的关系模型,在这种关系里,双方同时感受到被滋养。
第二种是以母亲为中心型,在这种关系里,母亲收不到孩子发出的信号,只有“母亲发出信号,孩子顺从母亲”这一种单向的模式。比如,孩子饿了,通过啼哭的方式发出信号,但妈妈不理解,反而感到极不耐烦;等到妈妈自己想哺乳了,就要求孩子好好吃,不饿也得吃。或者孩子哭了,想寻求安抚,但妈妈觉得被打扰了,不理睬孩子;等到妈妈想抱孩子,跟孩子玩儿的时候,则要求孩子必须跟妈妈玩儿。有的时候,孩子要跟妈妈分享一件开心的事,妈妈却毫无反应,甚至看到孩子高兴就心里不痛快;轮到妈妈自己不开心了,就要求孩子有眼力见儿。“你看到妈妈不开心,还不赶快过来安慰妈妈?”“妈妈都这样了,你还自顾自开心,跑去跟小伙伴玩?”在这样单向的关系模式中,孩子为了求生存,不得不习惯性地忽略和打压自己的主体性,不去感知,更不去表达感受,而是敏感地捕捉母亲的喜怒哀乐,顺从母亲,以免遭殃。
这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精神损耗。首先,压抑感受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阉割、自我损耗;其次,小心翼翼地揣测、迎合妈妈的感受,会造成孩子总是处于焦虑之中,担心自己做得不好,又惹妈妈生气。这种单向的关系模式,是形成内向性格的主要因素。只要和别人相处,就会无意识地牺牲自己的感受,以对方的感受为中心,总是焦虑自己做得不够好,让对方不满意、不开心——这是一种顽固的内在剧情。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内在剧情并不等于对方的真实需要,真实的对方可能并不需要别人围着自己的感受转。
单向的关系模式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有能力感知对方的需要,并满足对方的需要,确实能够让对方感觉到被照顾、被满足,但是自己会很累,因为在交往过程中,自己的需要没有主动表达出来,当然也就难以被回应、被滋养。在这种情况下,你能满足对方的也很有限,因为你在单方面损耗自己,交往一段时间后,你就得自己待上一阵子,重新积蓄能量才能再一次进入关系。
另一种情况是没有能力看见对方的需要,只是沉浸在自己的剧情中不断地焦虑,以为自己特别照顾对方的感受,为对方付出很多,其实连对方真正需要什么都不知道。比如两个人一起出去吃饭逛街,一方不表达自己想吃什么,也不表达自己累不累,全部让对方决定。他可能打心里觉得这是在为对方着想、顺从对方,“我不喜欢吃西餐,但你喜欢,那我陪你吃”“我逛街逛得很累了,但你意犹未尽,那我陪你继续逛”,结果心里不自觉地积攒了很多怨气,评判对方是个自私的人,只知道按照自己的兴致,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在这种情况下,其实双方都在损耗能量,是一种“双输”的关系——一方做了自我牺牲,希望得到对方的认可;而对方备感委屈,明明不需要别人这么做,却莫名其妙亏欠了别人。
怎样才能改变自我损耗的关系模式呢?这很不容易。首先,我们可以甄选一下自己的关系,减少与“只会发出信号,不会接收信号”的人交往,这样的人在关系中通常只索取不付出。把不必要的人际交往能量省下来,用在那些能够彼此看见的关系中。在彼此看见的关系中觉察自己的焦虑、感受,学习表达自己的需求,建立双向、轮换、交互的关系。比如,当你觉察到自己又想对对方的感受负责,想做点什么去改变对方的困境,或者解决对方的不开心时,就告诉自己:是我内在的妈妈需要我去背负她的感受,而当下真实的对方并没有这种需要。我只要做好自己,陪着对方就可以了,这是成年人之间的关系。我自己的需求也可以表达出来,并且也能够得到对方的回应,因为对方不是我内在的妈妈,不会对我的需求不管不顾。
当你把自我损耗的关系一个个划掉后,有可能悲哀地发现,自己基本没朋友了。这个时候,你也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做错了,是不是太极端,甚至觉得自己不是正常人,并为此感到羞耻。其实,这只是一个过程而已。过去太损耗自己,我们需要一段孤独的时间,只跟自己在一起。允许这个过程,就像在蛋壳中重新把自己孵化一遍,在出壳之前,别硬把自己拽出来。在重新养育自己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与自己的身体连接,与自己的感受连接,找回自己的主体性,那么总有一天,我们能够建立起高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