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专题学佛心得

解障碍

2019-01-29  本文已影响6人  昨夜星雨

贪欲是障碍

嗔恚是障碍

愚痴是障碍

分别是障碍

布施是障碍

持戒是障碍

忍辱是障碍

精进是障碍

禅定是障碍

智慧是障碍

佛想是障碍

法想是障碍

僧想是障碍

空想是障碍

……

何为障碍?障碍为何?此皆因分别心之故也!贪欲、嗔恚、愚痴、分别、空想自不必言;然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佛想、法想、僧想又为何障碍呢?余啜之如下也。

布施者,即将美物抑或优思供养佛分享众生也。此一美物即有分别也。何哉?有美必有恶,有良必有贱,如此而已。余揣之言,所谓布施者必以珍贵之物供养,然何为珍贵?与贫贱言之裹腹谷物即为珍贵,与渔者言之鱼虾即为珍贵,与富者言美玉珠宝为贵。诸如此类皆物也,一物也,无他分!与佛言则亦如是,如此分别心起,与佛“若有人相、寿者相、众生相”相悖,此亦非佛法,必致拖延佛道也。

持戒者 坚持戒律也,守持戒律也。何为戒律?人为也。佛讲一切法皆是佛法,此取平等之意。佛法面前众生平等,故曰“一悟众生即是佛,一迷佛祖即众生”。此悟为道也,悟出即法。佛言开悟及明心见性者即强调出“众生众生者即有灵也,为欲之覆也,须悟之而现也”。《心经》言“照见五蕴皆空”,空者道也。若持戒必有非法之心,非分之想,似此则必为邪。此念一起必有分别,如此则有“非法、非非法”之念,故为障碍。

忍辱者,忍受耻辱也。此分别更甚。有辱必有誉。众生者皆好美誉而恶耻辱矣,此之长情也。然佛祖王子出家,周旋街巷,割舍肉体何等耻辱却无言。何哉,以吾观之,荣者辱者毁者誉者皆自然也,必经历也!如此观之则又何来“忍”辱?亦坦然而对,所谓“宠辱不惊”也。

精进着,一心求进,克服懈怠之意也。修心如此,修身亦然。然“菩提心”既发,以吾观之则为必然之道也。此亦本性也。更何况精进一词则必有懈怠、懒惰之伴,何苦也?如六祖慧能之道即为缘也,再如迦叶亦如此,譬如阿难尊者莫不是急求精进也?倒是缓矣。故愚以为佛祖直言若此意也。

禅定,禅为参禅,参出佛心,参出阿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定是定念,不生邪念。然愚以为菩提心在我,又何来邪念?若西游玄奘法师西游即抱一颗心——普度众生也,倒是斗战胜佛邪心最重然亦坚持终成正果。然依佛意则为自然也。余言之“人生一时修行”或如此也?!况必以践行也。

智慧者,吾不言。法即智慧。然今时之人斜睨之,倒一生存之为大智慧。语不言或余未知也。婆娑世界芸芸众生必有交,交着必以诚,若其他鸡鸣狗盗必非智慧。然诚者人之本也,孟子曰此之谓失其本心活亦如此。修身必修心,修心必有诚。如此也。既如此何来蝇营狗苟之智慧?亦或许余只理解有误,然愚以为必守其诚也。

……

故曰:修着必修心也,然已不必刻意而为之,自然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