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就要会表达(阿莲的第1020篇每日一省)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爱”的鼓励和赞美,就像植物的成长需要水分、阳光和土壤。孩子需要肯定,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是给孩子莫大的鼓励!父母发自内心的真诚鼓励和赞美,能够滋养孩子的心田。不过,中国的父母有很多都不太会会表达。
恰如其分的夸赞或鼓励孩子也是表达爱的方式,这可是一个技术活。不是所有父母都会夸赞和鼓励孩子,那么,到底该如何表达呢?
千万不要泛泛地夸赞,比如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表扬孩子一定要具体、注重孩子努力的过程,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最棒,让孩子明白,努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孩子是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正确的去引导孩子成长。
有的父母也表达了,但是方式错了,比如讽刺挖苦,阴阳怪气,甚至精准打击,这特别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相反父母正确的表达,鼓励和赞美会让孩子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不会表达爱,大概是很多中国式父母的典型特点。
他们情愿无私地默默付出,也不愿轻易的进行表达。其实只有爱是不够的,不科学表达出来,孩子会感受不到你的爱。生活在没有爱的表达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有消极的情绪产生,感受不到爱的孩子也很难对他人表达出爱。
教育孩子,我们不仅要让他感受到幸福,更要将爱的力量交到他的手中,这样他才能从容面对未来各种挑战。
那么,父母该如何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呢?
1、爱孩子就要说出来
爱孩子,就要勇敢的说出来。“宝贝,妈妈爱你!”爱是需要语言表达的。懂得表达爱的父母,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很多爸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会和孩子说出“我爱你”,但在孩子3岁以后会觉得很难开口。千万不要这样,爱是需要用语言表达的,一句“我爱你”可以代替千言万语,融化孩子的心,给他成长的温暖。爱的语言会浇灌出幸福之花。
2、爱需要仪式感
仪式感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它是插入我们记忆深处的一页书签,时时提醒我们生活的意义。生活是平淡无奇的,今天和昨天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苦恼和烦心总是不断。但因为某个“仪式”的存在,让你觉得一切又重新开始了,仿佛与过去的时光做了一个了断,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仪式感并不难实现,但是对孩子来说却是很难忘掉的美好回忆。
父母为孩子建立的仪式感,是家的味道。比如,我家女儿上小学前每年生日拍一本相册;重要的节日里,我们为女儿准备的爱的惊喜等等。在女儿刚上小学时,感恩节时我和女儿一起在餐厅墙上画了一棵感恩树,从那以后,每天写感恩的纸片贴到树枝上,当这棵树越来越“枝繁叶茂”时,感恩的种子已在女儿心中生根发芽。女儿小学高年级时,我给孩子做的“优势墙”,凡是发现她的优点时,我都郑重其事地写下来,粘贴到优势墙上。
这种种“仪式感”能够将家中所有的人紧紧地连在一起,能够将身边人与孩子紧紧连在一起,彼此接纳、认可、感恩,让孩子从中获得力量。
先有爱,然后再表达出来,还懂得给孩子成长的仪式感,教育才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