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拯救我的梦想

2020-12-11  本文已影响0人  厉羽悠君

      昨天晚上,在和丈夫探讨课程体系时,他给我看了一个有意思的视频,对我的启发很深,决定写一写。

        视频里,一个教授拿了一个瓶子,然后从他的包里拿出来一些圆球放到瓶子里,直到圆球放不下了,问学生们,瓶子满了么?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满了。教授又从他的包里拿出来一些米粒倒在瓶子里,直到米粒倒不下了,问学生们,瓶子满了吗?大部分学生们回答,满了。教授又从他的包里拿出来一盒土,往盛满了圆球和米粒的瓶子里倒了一些,直到土也装不下了,这时,教授又问学生们,瓶子满了吗?同学们无一例外地回答满了。教授从包里拿出来一瓶水,然后将水轻松地倒进了瓶子里。

      视频就截取到这里,丈夫提出了两个问题,你观察到了什么?你的启发是什么?这是他写课程体系的问题设计。第一个问题很简单,所看即所写,也就是简单描述事实。教授是如何一步步将瓶子装满的。关键是第二个问题,有什么启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他问我想到了什么。

        根据瓶子可以放不同的东西,空间利用率高了,我联想到了房子,想到了收纳,就说可以从空间管理出发,写一篇收纳的文章。他说,是一个思路,还有吗?我又想,脑袋里一片空白,忽然发现自己很缺乏这样的联想训练。我求助地看向丈夫,于是他展示了一下他写的思路,时间管理。我们还可以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来写,比如圆球就像是大块的时间,而米粒就相当于小块的时间,还有更碎片的时间,不等他说完,我立马点头认同,这个点比刚才我的空间管理又进了一层,空间管理和瓶子装满之间还是同一类的比较,而时间管理则多了抽象和比喻,将主题一下子升华了。

        除了时间管理,我们还可以这么写,他继续展示,梦想管理,我不解,这怎么说呢?

        他给我演示了两个瓶子。让我看区别,两个瓶子一模一样,都是满满地装了东西,乍一看还以为是一样的,仔细一看,还是不一样的,之间一个瓶子里先装了石块,沙子和泥土,而另一个瓶子则是沙子,泥土在下面填满了,而瓶口上方堆了几块放不下土的石头。

        丈夫看我说出了区别,接着说瓶子就相当于我们的人生,大块石头就是我们的梦想,如果我们沙子和泥土就是我们琐碎的日常,我们的人生如果被梦想以外的事情塞满,那么我们的梦想还怎么实现呢?

        这是一篇作文的思路引发,却听得我后背发凉,真的害怕自己的梦想就像石块一样放不下去了。一直以为自己的时间还很多,但是如果一直是杂七杂八地做事情,我的作家梦想要什么时候能实现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