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八)——读清末法制史有感

2019-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f3eda8b6d093

说实在话,在整理到近代史的时候,我感到很难过。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苟延残喘的老人家,他拄着拐杖,颤颤巍巍。他站在那不肯屈服,又无能为力。年轻人跳起来指责他的年老昏庸,告诫他该让位了;外人威逼利诱对他虎视眈眈;还有一批跟着他一起的老伙计,他们已经直不起腰,他们围在一起,唉声叹气,无能为力。

这是没落的清王朝。过去的荣光不再,连存在都成了罪恶。

一开始,他以为他还是年富力强的模样,所以他愤怒的跳起,打算给挑战他的人一个好看。然后,现实给了他重重地一巴。他猛然发现,他居然连一巴掌之力都承受不住,原来他真的老了。他勉力想站稳。他透过浑浊的眼睛看着这个世界,他不明白这是怎么了,怎么一夜之间物是人非?一边是年轻人对新形态的追求和对他的否定,另一边是这些年陪他走过风雨的老伙计在苦苦哀求他坚持。本已上了年纪的他,仿佛连思考的能力都停滞。然而,他真的没有在思考吗?这个年轻时赫赫威风、八方来贺的人,他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一手建立的王朝毁在他手里。既然他已无力战争,那么他就试着妥协、试着让步、试着用平和的方式来维持,从《钦定宪法大纲》到《十九信条》,从《大清新刑律》到《大清民律草案》,他一次又一次的试图挽救败势。不管今人站在上帝视角的事怎样大声嘲笑着他的垂死挣扎,批判着他的行为有多可笑,不可否认的是他一直在努力着。一个垂垂欲老之人,突然间被踹开安乐窝的大门,失去了一切,他蒙了,他感到耻辱,他无能为力,但他一直在努力用他所能想到的方式去争取他最后的“荣光”。只是历史的洪涛没有给他机会,随即席卷了一切。连带着蔓延着几千年的中华法系随之解体,付之东流。

我同情他,我同情他却又感受到了历史的无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