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完的故事文心飞翔

人活到极致,就是朴素

2020-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林海寻音

01

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譬如一枝白莲,清清净净立于水中,不染一丝纤尘,素雅而高贵,胜过万千姹紫嫣红。

所以古人说:“淡极始知花更艳,花到无艳始称绝。”历尽世间喧闹浮华,才明白细水长流的平凡生活的可贵;尝遍天下美食,才知晓人间最有味的,是清淡的欢愉。

作家梁实秋曾在四川住过一阵子,那时他把自己的住所命名为“雅舍”。

那是一处建在山腰上的房子,需要登几十步台阶才到。屋顶盖瓦,四周围着竹篱笆。虽然有些简朴,但是梁实秋时常打扫拂拭,倒也整洁之极。

屋里的陈设也简单,不过是“一几一椅一榻”,但梁实秋说在这里书写、阅读、睡眠都有了着落,而且他时不时会更换下家具的位置,让它们参差错落有致,既不乏味,又能“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梁实秋住得简朴,只是因为当时条件不允许。但试想,如果不是他懂得朴素的美,又怎能把一间破旧的房屋变成雅舍?

朴素,自有其美。它不张扬,不高调,只是静静地呈现事物最简单的美好。有些好风景,不言不语,却能慢慢滋润心田。若要心怀朴素,先要面对真实的自己。

02

1845年,美国学者梭罗,只带了一把斧头,到瓦尔登湖边建了一间小木屋,独居了2年零2个月,以验证自己所悟出的人生真谛:“一个人,只要满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戚戚于声名,不再汲汲于富贵,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

体验结果,正如他所说:一个人,放下得越多,越富有。  而后,他写出了著名《瓦尔登湖》:“我们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却总在不知不觉间遗失了什么。

面对不断膨胀的物欲,我们需要的是一颗能静下来的心。  多余的财富只能够购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  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

南怀瑾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不追求奢华,不需要太多物质,只希望过简单的生活。

一块土地,几畦菜圃,听虫鸣,看一朵花开,品一盏清茶,望一望云淡风轻的天,简简单单从从容容地过余生。

著名主持人汪涵身处名利场,却能坚守本心,朴素如初。

他的手机是老人机,地摊买的人字拖他穿了近十年,普通的书包背了十几年,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富足,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内心的安定与丰盈。

圈中人人都在名流聚集的北京买房,汪涵却在长沙一个僻静古镇给自己买了个小院子,远离名利的喧嚣,闲下来时就在家中陪伴妻儿,或者读书、煮茶、练书法,写文章。

他写了一本书《有味》,封面上印着两行小字,正是他的精神写照: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染尽人间烟火,却能不为俗尘所扰,因为看清了世界的真相: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03

1664年,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大卫》,在意大利展出后,震惊了整个欧洲。

大卫英姿飒爽地站立着,双目炯炯有神凝视前方,仿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大卫,被称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最牛雕塑。

记者问:“您是如何雕出大卫的?”

米开朗基罗答:“我去了趟采石场,看到了一块巨大的大理石,在它身上,我看到了大卫。于是,我凿去多余的石头,只留下有用的,《大卫》就诞生了。”

然后,米开朗基罗说了一句名言:“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

人生就是如此,要想活得美,就得删繁就简,去掉多余的东西。正如漫画家蔡志忠所说:“每块木头都可以成为一尊佛,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

将生命中的杂质过滤了,回归朴素,才能看见内心的丰盈,尝出生活的真味。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繁华终究是过眼云烟,回归朴素,修得一颗素心,便能淡然面对一切浮世纷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