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一个人越来越厉害的3种底层思维

2019-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悟FaN

正如《荀子 · 劝学》中所说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一个人可以走的更快,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而在自己努力成长的基础上,学会寻求贵人相助,可以走的既快又远。

03

保持钝感,接受平凡

《超级个体》一书中,强调职业生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该抓住当下而非感慨当下。

不如让自己变得迟钝一些,把自己像“傻子”一样浸泡在工作中。

身边经常有刚工作一两年的小伙伴,问我如何尽快转岗,如何短时间内被提拔。

职场快速晋升,有没有技巧呢?有,但是如果真正按照这种功利的做法,相信,即使被短时间内提拔,也不会走的太远。

很多人,在职场上失败,败在了“着急”上,着急成功,着急比同龄人进步,导致了心态不好,患得患失。

上个月,朋友的弟弟,入职刚1年选择了辞职。

他告诉我离开的原因不是薪水不高,也不是工作上不如意,而是跟他一起进来的同事,都转岗了,只有他还在初级岗位。

与之相反的是,我们的一个部门经理,当初他在一线初级岗位工作了7年,一起入职的同事都提拔转岗了,而他还傻呵呵地在一线认真工作着。

后来,他只用了5年时间,就实现了从员工到部门经理的三级跳,而当初先于他转岗提拔的同事,大多还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走的快慢有时候没那么重要,能走多远才是关键。

保持钝感,接受自己的平凡,你就超越了平凡。

搜狗CEO王小川说过:

所谓坚持,我觉得有两点:一种是看清楚想要什么,就会持续努力;另一种是“钝感”,不被周围和自己不怎么相关的事情干扰。

王小川认为,我们经常会在一些推测联想中,得出一个结论改变自己的轨迹,但是,这种结论很多是错的。

所以他强调要保持“钝感”,看事情不要看太远。

始终保持钝感的还有任正非,如果不是在通信领域傻傻的坚持,哪有今天的华为傲立东方;

同样保持钝感的张小龙,深耕微信多年,将微信做到了极致。

保持钝感的前提,是接受平凡的自己。

当下流行的成功学,喜欢聚焦那些“极少数”,让我们也一度坚信,只要努力,我们也会不平凡。

然而事实上,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伟大有时遥不可及。

作为普通的我们,不奢求伟大,但向往明天。

我们要做的,是立足当下,挑战自己,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中持续发力,在平和的心态中,打造不一样的自己。

04

写在最后

人和人比拼的,绝不是“谁更努力”这么简单,而是一种从认知到执行,从内而外的多元较量。

身在职场,要想成功突围,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懂得借助外力,通过自我的钝化与坚持,实现自我的成长。

职场竞争,是一个不断自我挑战,链接他人,获取认可,并最终成就自己的过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