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实践营》回顾与总结

2018-08-14  本文已影响50人  偃思君

一、关于读书,21天21本

上次这么拼命读书是两年前的事了,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断断续续坚持着阅读,却在把理论落实到行动上做的很不到位。

简单回顾了一下之所以能够完成21本书挑战的原因。

①选书:不拘泥于一开始的书单

一开始我上报的书单是依据自己手边有的纸质书来选的,由于之前买书就很随意,所以书单也很不成体系。在实际阅读的过程当中,随着我自己阅读兴趣的改变,读的书也与书单有所不同,如果拘泥于一开始的书单,我读书数量可能不会有这么多。

②状态:好的时候多读一些,不好的时候少一些也无妨

我自己不会把读书当成死板的任务来固定。尽管我每天都会多少进行一些阅读,但不会强迫自己定时定点读完定页。因为读书和其他工作之间存在状态切换,所以状态好的时候我会多读一些,以减少切换状态时的心智成本。

③输出:关于从知到行的新步骤

过去我读书其实类似于信息囤积(而且还不是屯在自己脑子里),读书笔记做了很多本,但此前删掉500多条印象笔记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为少了这些笔记而有所不同,这让我意识到自己阅读还是太浮于表面。在阅读营里我学到了制定“下一步行动清单”,这个点子让我想想就觉得很激动。感觉配合bug list和dream list完全有希望让我离更好的自己更进一步。对于这个清单,不断更新和实践打卡也是很有新鲜感的事,我会把它应用到之后的阅读中去,让阅读有效果。

二、关于时间管理

前段时间我过完了这辈子的最后一个暑假,在参加行动营的过程中我反思了一下自己的时间利用,结合工作之后的时间状态,发现可以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

①碎片化

无论其他人怎么吹捧碎片化学习,我都觉得它效率很低。原因除了碎片化学习本身难以深入外,还在于碎片化的知识通常都是东一块西一块,对于本就在自身专业领域没有构建体系化知识框架的人来说,碎片化学习会营造一种学了很多的假象。以前我的时间分配也有同类型的问题。由于我关注的点很多,在时间分配上我也是东戳一下,西戳一下。反思之后我重新锚定了三个领域:职业专业技能、英语、office软件。之后的学习时间将会更集中于这三个领域,争取逐个击破。

②场景化

不一样的时间和场景适合进行不同任务,这也是我在近期学到的。例如上班途中可以边步行边听英语,等待的时间可以背单词,等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能为休息腾出时间。

③记录

我用过一段时间的趁早极少数手册,此前对于时间轴设定很不适应,现在我对时间轴有了新的使用构想,希望自己能用它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效率。

三、关于list

Bug、Dream、Skill清单,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激情(?)把它们写下来揣在兜里,怕是半夜做梦都要笑醒。这些清单帮我找到了控制感和意义感,让我能够顶着旁人的眼光做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不在执着于解释和被人认同,做自己想做的。

四、感谢

感谢grace的高效阅读营,让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好心情,动力满满,效率高高的。

感谢汪汪,面对我诸多智障问题毫无不耐,还给了我N多鼓励和关心。

感谢负责微博打卡统计的小槿,打卡统计很辛苦,而她超棒的。

感谢阅读营其他优秀可爱的小伙伴,你们让我敢于想象、感遇憧憬,敢于行动。

感恩相遇,感恩陪伴,谢谢大家。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