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件小事

2022-11-11  本文已影响0人  背着行囊的落二

算起来,在城市的日子竟有四五年了,先是上学,紧接着参加工作,听到的、上网看到的不乏国家大事,偶尓也刷几篇明星热点,关注之余,自知平头百姓,守好本心,做好本职即可。但是,前段时间回家,去医院看堂妹时发生的一件小故事却在我心里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事情虽小,却让我不得不审视自身,摆正态度重新去认识这个社会。

堂妹在家乡县城的一所普通医院当护士,工作繁杂,平时除了看护病人,更要隔三差五值夜班。和往常一样,从同事手里接了班,就开始梳理白天的病历,我坐在一旁,无聊地翻着手机。过道里传来了走路声,我们都以为是出来透气的病人家属或是其他查房的护士,便没有抬头,依旧做着手边的事,直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娃娃,”堂妹抬起头应了一声,一位拄着拐杖,大概七十来岁的老人伏在值班台上,粗重的呼吸声中还夹杂着微小的呻吟声,只不过,这声音在夜间的医院格外清晰。

“张爷爷,您怎么又自己出来了,有事按病床右上方的按钮我们就过来了,您年纪大了,不能到处走”,许是做护士久了,堂妹的“唠叨”随口就来。“娃娃,”张大爷打断了堂妹的话,“我还有几天可以走?”“腿伤再过一周左右可以回家养着,但是您的血压有些高,肺部也有阴影,还得观察。”堂妹在一堆病历中抽出了张大爷的病历本,一字一句地向面前的老人解释着”。“那我儿子还要上班呐,误了时间”老人自言自语道。“可以请护工照顾您,这样您有人看护,儿子也不耽误工作”,我自知出了个好主意,颇有信心地朝堂妹看了看。“不行,花钱”,老人边说边移了身子,大概要回病房,旋即又转过身来对堂妹说,“娃娃,你就说我身体好了,不用住院了,可以回家了,让我儿子去上班,孙子明年要高考了,老了添乱呐”老人语气带了些请求。“行,张爷爷,我保证把话带到,您这下可以休息了吧,”堂妹把病历本放好,走出来,轻轻搀着老人朝病房走去。

从病房出来的堂妹一脸沉重地跟我说了张爷爷的故事。张爷爷两周前出门摔断了腿,硬是挨了一天疼痛,去串门的邻居见状才给在县城上班的儿子打了电话,被送到了医院。老伴走的早,就一个儿子,老人不愿意给儿子增加负担,天天央求医生让他出院。“这不,今天已经第四趟了”堂妹颇有些无奈,“姐,你说父母生儿育女,养老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怎么就成了给子女添乱了”。

我想了很久,是家乡婶娘们常说的人老心薄,还是子女对老人的态度,亦或是代代传承的深入骨子里的某种东西,但终归没有得到确切答案。

第二天中午吃饭的时候,又聊起张大爷,堂妹说,他儿子花高价请了护工,让医生护士配合“说谎”,儿子抽身上班,中午和晚上来探望,陪着老人吃饭,聊天。虽然少了些许陪伴,但那“几百块钱”请来护工以及超低治疗费的谎言却让老人安心住在了医院,接受后续检查、治疗。

我突然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那一出医户人员配合家属演的剧目是现实中最美的剧本,不愿给儿子添加烦恼的老人,懂得老父亲心思的儿子,编造善意谎言的医者,他们疲惫的身影,在我的脑海中都渐渐高大起来,而且在以后的道路上,会越来越高大。三种不同的身份,都竭力扮演着生命中重要的角色,并且传达给社会的是生生不息的正能量。

回单位的路上,我给堂妹发了一条信息:小妹,这次来,你们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堂妹发语音笑我小题大做,随即回了个哈哈大小的表情,就此作罢。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心里愈发清晰起来,似乎在时时鞭策我,催我自省,努力生活,努力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美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