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上河沟传(30)
「乡土」上河沟传(30)张大(五)
这是一个叫上河沟的地方,坐落在北纬四十四度左右、中国东北那个幅员辽阔的大平原上。上河沟很小,只有四十几户人家。在行政单位上来讲,是最小行政单位——村,更下一级的单位,叫做屯。东北的地方非常大,人口却不多,所以在很早的时候为了方便农业生产,这种小小的屯就像散落的棋子一般,分布在东北平原这个大棋盘上。
目录 「乡土」上河沟传
上一章 上河沟传(29)
日子再往后,就是张大和刘文一小学毕业,升初中了。
小学毕业之后,刘文一就转到县里的初中念书去了,而张大直接升到了镇里的初中。
镇里的初中是一个荒废的初中,不只是校舍的荒废,还有学生学业的荒废,老师们也是有一搭没一搭的教课,谁也没有指着能在镇里的初中能出息个什么人啥的。所以,就算是在小学时候学习好的学生到了镇里的中学,也肯定就沉沦了,有点想法的学生或家长,都会把孩子们转走到县里去上中学。
对于张大来讲,小学的时候学习就不好,上了初中在哪都一样。他妈本来打算让张大管好管坏呢,先把初中三年混下来,然后,小伙子也长大了,能成一个大劳力了,就可以开始干农活了。
但,张大念到初二下学期就不念了。听屯子里的人们讲主要是因为两件事,逼得他妈没招了,只能不让他念了。一个是在学校里还总是打架斗殴的,不少惹事,总是被学校找家长。另外一个是,老是在学校撩扯女同学,人家女同学的家长都找到张大的家里来了,如果张大敢再撩扯人家闺女,就直接把张大的腿打拆。
不过,虽然张大在初中的两年里没有怎么好好的念书,但却交了一个好朋友,在他的嘴里来说是一个老铁老铁的朋友,叫李贵林。听说这个李贵林家里在镇上挺有背景,至于有什么背景,谁也闹不清楚,张大一会儿说李贵林的爸爸干这个老有能耐了,一会又说李贵林他爸爸在那块老有关系了,总是弄得大家有些晕头。
但不管大家晕不晕头,但看上去,张大和李贵林的关系真的是不错,而且,李贵林他爸真的还是挺有能耐的。不上学的张大只在家里闲了半年,那年冬天过完年,还没有出正月呢,在李贵林爸爸帮忙联系下,张大就去镇里的粮库去上班了,并且还是一个轻巧活,管粮库的工具库房,按老百姓的讲法是个拿钥匙。可别小看这个拿钥匙的,在那时候看来,手里拿着钥匙那就是轻闲又有权力的工作,单位里的其它人都得求着拿钥匙的干活。
原本,张大他爸他妈都没有在乎自己儿子的这个朋友,总说一个小屁孩交的朋友能有个啥用,过两年走的远了,也就断了。可没有曾想,人家李贵林还真给使劲,还是一个让谁听到了都艳羡不已的好活。这一下,张大父亲可是闲不住了。首先是腿脚不能闲着,人家给张大找工作都没有惊动这边的大人,这也太给办事了,这边的大人听到了就不能闲着了,正好也没有出正月呢,赶紧杀鸡宰鹅的,又买了四盒礼,主动上门去答谢李贵林他爸。也是因为这个,从此以后,逢年过节的,张大父母都少不了拎着东西往李贵林家跑。然后,是嘴上闲不住了。嘴上闲不住主要是在屯子里。儿子交了一个这么铁的朋友,年纪轻轻地还在镇里找了一个这么好的工作,这可是在屯子最牛最牛的炫耀资本呀,这个屯子里能有谁家会这样呢。于是,张大父母逢人便说张大交了个好朋友,好朋友他爸是镇里可牛可牛的人物之类,逢人便讲张大现在找的工作可轻巧可轻巧了,粮库的里的人都得求着他,而且还有好多外落,一个月能挣了多少多少钱之类。
在张大不念书的时候,他们还犯愁的不行,可现在看来,念书却只是一件花钱的事,还不如出来干活挣钱呢。这可让张大父母在屯子里的地位猛增,往常因为家里穷,张大又不挣气,总也抬不起的头,突然就抬起来了,就连胸脯都拔得老高了。那段时间,张大父母都有点不把队长看在眼里了。
而这时候的刘文一继续念着他的书,继续上着他的学,在县里上完了初中,又考到了县里的重点高中。上完的高中,然后,又考到省外的一所大学。在屯子里考上大学,这可也是一个很不易的事。多少年来,这屯子里也走出去过两三个职高技校之类的孩子,但可一直也没有真正的走出过一个好大学的大学生。所以,刘文一考上大学的这件事,在屯子里可就是更加风光的事了,为了这个,在拿到大学入学通知书的时候,刘传盛特意跑到县里的鞭炮厂买回来一挂一万响的鞭炮,炸得下河沟都能清晰地听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是刘传盛从小到大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花大价钱买了他认为没有一点价值的东西。
自从上了初中之后,张大和刘文一的联系就少了,再到张大不念书了,就更少的走动了,也就是在屯子里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见过几次,然后,也没说不上几句话,毕竟两个人已经走上完全不同的成长道路。等上了高中,刘文一住校了,就更少的见面了。见的少了,刘文一对张大的事情就没有太多的了解了,很多关于张大的消息基本都是从妈妈的口里得到的。
在粮库里工作了两年多,张大就不在粮库干了。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惊讶,都会很惋惜地说那是一个多好的工作呀,怎么不干了。更有甚者会当着张大父母的面惋惜。而这时张大父母的姿态也突然变了,不像之前那么趾高气扬了,有人跟他们说起张大工作的时候,也只是哼哈的答应着说张大不听话干什么也没有长劲,说不干就不干了,也管不了张大,然后其它的也不说什么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屯子里开始传起了关于张大的另外一个大消息。传说中说张大离开粮库不是张大自己不干的,而是被粮库开除的。为什么会被开除,因为在粮库里偷东西,还说要不是有李贵林爸爸的关系,就被送进派出所了。这话传得有鼻子有眼的,说张大总是贪便宜,用管库房的便利,经常往家里拿东西。最开始拿的东西都是些小件易耗的东西,大家也都没有注意,可是在粮库工作了一年多之后,他也熟悉了,胆子也大了,便开始一点一点的从库房里往家里拿大件的东西。这大件的东西,大多数都是必要的劳动工具,有时因为缺这少那的,总是会耽误粮库的工作,有一次因为少了收粮的工具,大雨之前有一些苞米没有上囤,就被雨给浇了。这一下,粮库的领导急了,气得给所有的人都骂了。这个责任谁也不敢担呀,就都说是劳动工具不够,才没有把活干完。于是,领导就安排盘点库房。这一盘点,问题就出来了,少了不少的工具。领导就质问张大,张大当然不会承认,就说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可能是被偷了吧,毕竟下班之后库房没有人了。
虽然张大给出的理由很牵强,但确实也没有谁看过张大从库房里往出拿东西,便也没办法归罪给他,再加上有李贵林爸爸的关系,虽然粮库领导能猜到可能是张大干的,在没有确实证据之下,也不好直接得罪李贵林的爸爸。于是,为了防贼,粮库给张大配了两只大狼狗。但,从此粮库的领导却开始防着张大了。从这件事之后,张大的手脚也干净了许多,不敢再往家里拿东西了,于是库房里的东西除了正常的损耗,就没怎么少过。
但是,张大已经拿习惯了,突然不拿了,时间一久手里就总是痒痒的。结果他还没忍上半年呢,就又开始往出拿出东西了。开始的时候还是一些小件易耗品,不扎眼的东西,拿也就拿了。时间一点一点的久了,拿的东西就又一点一点的大了起来。终于在拿了一件大的东西之后,被粮库领导给抓住了。
传闻说,被抓住的张大还狡辩说就是借工具用用,然后会还回来。可是,有谁会信呀,粮库就报了警。派出所来了之后,张大给粮库领导,给派出所的人又是下跪又是磕头。可这时候,粮库领导已经气坏了,哪还管他磕头下跪了,送到派出所关上三年两年才好呢。最后,没招了,张大只能把李贵林的爸爸的名号搬出来。要说李贵林的爸爸名号还真好使,派出所的人都得给了点面子。粮库领导心里也知道这个张国治是李贵林爸爸的关系进来的。最后,一看派出所也得给李贵林爸爸点面子,就让派出所的人先回去了,自己来处理张大。
虽然,派出所的走了,但张大也没有松下气来。因为,粮库领导已经气得不行了,不管是谁的关系了,直接结了当月的工资就把张大给开除了。
以上虽然都是有鼻子有眼的事情,但也都是屯子里传出来的,张大和张大父母可不承认这个。如果听到谁传这个,还会跟那个人生气,张大甚至会动起手来,说人家在侮辱他。
经过这件事之后,张大家虽然还一如既往地给李贵林家送礼,但似乎张大跟李贵林的关系会疏远了一些。之前李贵林还会经常来张大家,现在基本也不来了,只是张大会经常去找李贵林去。
但就算这样,张大和张大爸妈还是一样少不了说两家好着呢,张大和李贵林铁呢。但屯子里的人们却一撇嘴说可拉倒吧,尽吹牛比,有能耐不给人家送礼试试,有能耐不上赶子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