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500字古代文化艺术之家

女中名士谢道蕴

2016-10-14  本文已影响370人  心晴夜明
白雪纷纷何所似?

有好事者将资质颇佳的女子再分三等,“容颜倾城,谓之佳品;才色双绝,谓之极品;才色俱佳,又不掩德,谓之神品”。前面我写了佳人和才女,今天就来说说这位被赞 有“林下风气”的疏朗女子——谢道蕴。

魏晋时期,谢氏一门,人才辈出,名彰古今。有女谢道蕴,出身江左高门,父亲谢奕、母亲阮容皆为名门之秀。可惜父亲谢奕任安西将军不到一年便去世了,留下谢道蕴等子女由叔父谢安扶养。

谢安出仕前隐居东山,以教育谢家的小芝兰玉树们为乐。一个雪天里,谢安在教孩子们文章义礼,适逢雪越下越大,谢安兴致大起,问孩子们:“白雪纷纷何所似?”

实诚的谢朗立即答道:“洒盐空中差可拟。”

一边七八岁的谢道蕴悠然神想后道:“未若柳絮因风起。”

就这样,一段孩童吟对偶得的佳句,成为后世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典故“咏絮之才”。这个称谓也成了才女的代名词。

时光荏苒,岁月流转,谢家的小芝兰玉树们已渐长成,个个遗传了谢氏的好皮囊,生的风神秀彻,在谢安的教育下又学得颖悟非凡、擅辩知礼。谢安又开始为他们谋仕途、结良缘。

为了侄女谢道蕴的婚事,谢安也颇费了一番心思。东晋门阀制度森严,出于门户考虑,谢安在与谢氏齐名的王氏中物色侄女婿。在好友王羲之的儿子中,谢安起初中意王徽之,其才华出众,但过于随性(“乘兴而行,兴尽而返”说的就是他),遂改变初衷,将谢道蕴许配给王凝之。

婚后不久,谢道蕴回娘家,整日闷闷不乐。谢安关切地问:“王郎,是王羲之的儿子,也不是庸才,你为什么不开心呢?”谢道蕴答:“谢家一族中,叔父辈有阿大、中郎;兄弟中有封、胡、羯、末,个个都很出色,没想到天地间还有王郎这样的人!”可见谢道蕴对这个夫君是十分不满的。

说起王凝之,他出身望族,仪表堂堂,秉性忠厚,书法也写的好,就是比较迂腐固执。若一般名门小姐,或许会觉得嫁于这样的夫君也是知足的,但他的夫人偏是生性洒脱、才高不群的谢道蕴,连弟弟谢玄那样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都觉得不长进,又何况刻板的王凝之呢。

不过谢道蕴是识大体之人,私下和叔叔抱怨后,在王家依然行为得体大度,相夫教子井井有条,不仅王家人认可,后世名流也很景仰。

但出嫁后谢道蕴总是多了些落寞。犹记年少时叔父谢安教育孩子不拘凡俗规矩,谢道蕴得以和兄弟们一起畅谈文思,好不快意,而嫁作他人妇就很少有机会和朋友讨论文学了。

那个时代,文人清谈成为一种风气。一天,小叔子王献之在厅堂与客人“谈议”,渐渐落于下风,谢道蕴在房中听的一清二楚,便派婢女告诉王献之可为他解围。于是谢道蕴隐于布幔之后,就王献之的议题旁征博引、论辩有力,最终客人理屈词穷。此番精彩辩思之能,让王献之颇以二嫂为荣。

谢道蕴除了聪慧能辩,书法也写的“雍容和雅,芬馥可玩”,连王羲之也称赞过。

一二事例也可看出谢道蕴风度胸襟不是一般小女儿之态,其文风也多有磅礴之势,“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非工非复匠,云构发自然。器象尔何物,遂令我屡迁。逝将宅斯宇,可以尽天年。”阳刚之气,不让须眉。

谢道蕴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东晋王朝摇摇欲坠,起义不断。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痴迷道教,面对强敌不积极备战,整日闭门踏星步斗、拜神起乩,说是请神兵守住各路要塞。谢道蕴多次劝谏无果,亲自招募了数百家丁天天加以训练。

孙恩大军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害。谢道蕴怀抱三岁外孙刘涛,手持兵器带家中女眷奋起杀贼,手刃几个敌兵后被俘。孙恩决心赶尽杀绝,谢道蕴正色厉斥:“大人们的事,与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残暴如孙恩见其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之态,也顿生敬仰之情,竟改变主意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

亲眼目睹至亲遇害的谢道蕴“痛甚,六年不开帷幕”,她从此寡居会稽,足不出户只打理本府内务,主持残局依然不堕家风。闲暇时写实著文,“遥望山上松,隆冬不能凋。愿想游下憩,瞻被万仞条。腾跃未能升,顿足俟王乔。时哉不我与,大运所飘摇。”家逢大难,内心悲哀,却风骨依旧。

孙恩之乱平定不久,新任会稽郡守刘柳倾慕谢道蕴高名,特意前去拜访。只见一风韵高迈老人坐于账中,谈起往事,谢道蕴真情流露,不禁落泪。那日两人畅谈良久,谢道蕴叙致清雅,慷慨流连,让刘柳心形俱服。此后刘柳逢人便夸赞:“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清雅丽质且博才敏思,神情散朗,任凭波澜俱倒而宠辱不惊的淡定高贵,深入骨髓。女儿之身,却养成这般雅人深致的名士风气,纵观历代女子中能有几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