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鸣是只鸟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登位,天现异象,帝王家偶降一鸟,此鸟身披五色花纹,大小似鹰,眼神犀利。楚庄王以为吉兆,大喜,将其养于寝宫。
楚庄王日日带着鸟外出打猎,但此鸟不飞亦不叫,更不吃东西,这让楚庄王很头疼,他叫来御医和厨子,给它灌药,给它塞食物,它却都给你完整地吐出来。此鸟虽不吃不拉,但生命力顽强,样子依然如初。楚庄王以为它是神物,更是爱不释手。
楚庄王偶尔睡不着会起来习文章,有一次他下笔如行云流水,一挥而就,好不畅快。抬眼瞥见鸟,发现它身上的颜色增多,庄王百思不得其解,放了更多注意力用于观察鸟的变化,没事就数数它的颜色。庄王第二次习文后,抬头看鸟,发现它又增了颜色。第三次习文后,鸟的花纹已增至十色。庄王又喜又惊,为了不让人发现鸟的秘密,不让人注意鸟的变化,他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到自己身上。他日日打猎,夜夜笙歌,还在朝堂门口悬挂一条命令:“进谏者,杀无赦!”这样过了三年。
三年里,楚庄王不理朝政,不和大臣论对策,竟和一只鸟谈天说地,楚国未兴,鸟倒壮实了不少。只见它胖了一圈,眼睛圆滚滚的,炯炯有神,身披彩色羽毛,如一件彩色战衣,看起来精神抖擞。只有庄王知道,此鸟对知识求之如渴,他为它写下历代君王的故事,并为它解读战事。鸟不会说话,它就用眼神和身体的变化来回馈庄王。有一日,庄王对着鸟自言自语时,由于兴奋竟手舞足蹈,被一个路过的太监不经意看到了。太监惊慌,添油加醋传给另一个太监,一传十,十传百,传的沸沸扬扬。传出了庄王待鸟如大臣,待大臣还不如鸟的舆论。这让大臣们十分生气,却敢怒不敢言。
一日,一个叫伍举的人觐见楚庄王,他说:“臣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大王。”楚庄王点头示意其说,他说:“听闻王宫里有只大鸟,三年里不见其飞,也不见其叫,不知这是什么鸟?”庄王回答说:“这不是凡鸟。三年不飞,是在生长翅膀、积蓄力量;三年不叫,是在观察周围情况。此鸟不飞则也,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你等着瞧吧!”伍举是明白人,听出了庄王的隐意,心满意足地走了。
然几个月过去,王宫里仍旧没有变化。大夫苏从心急如焚,去觐见庄王。他是个轴人,上来就以命要挟,要庄王弃鸟从政。庄王不知如何回答,沉思片刻,升起一念,要苏从与鸟比试一番,苏从心里虽不乐意,但王的命令不敢不从。
鸟自然不会说话,便由它授意,庄王替它比试。毕竟待一起三年,人与鸟已达到心心相通的地步,它传一个眼神他就明白它的想法。王与苏从谈古论今,聊得酣畅淋漓。末了庄王道:“此鸟是时候起飞了。”听了此话,苏从亦满意地走了。第二日,庄王上朝,大刀阔斧整顿内政,随后,庄王又发布号令,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战场上,只见楚国大鸟振翅一挥,顷刻风云变幻,日月无光,激起无数尘沙,纷纷化作火球砸向敌人的营地,破出一个个大坑。只听楚国大鸟一声长鸣,空中划过一道闪电,似把天空劈成两半,惊雷滚滚而来,听的人心惊胆颤,纷纷落逃。
靠着智慧和力量的大鸟,楚国陈兵于周郊,问鼎周王朝,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大鸟因功成了历代楚君的宠物。直到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楚国亡,此鸟神形俱灭,化作一股青烟飘上天成为文曲星身旁的书童。后觉天庭烦闷,学富五车不得志,书童便私自下凡,在凡世化为人。
书童来到奇思域,被此处一半白雪一半沙漠的风景吸引,便留了下来,搭建一个茅草屋。后来此处吸引了大批的文人骚客,茅草屋已经不够住。一位笔名叫冰冷钻戒的诗人拿出钱来修建了接龙客栈,由书童当老板,为过路的文人骚客提供一个热乎乎的茶叶蛋,为愿切磋技艺的文人提供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书童因感念楚庄王的照顾,遂取名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