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花老师的文章

文言文课堂:说荔枝

2017-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葱花儿老师

七月,是荔枝成熟的时节。

提起荔枝,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剥开红艳艳的果皮,揭去那薄薄的一层膜,就露出白嫩嫩、水灵灵的果肉来了。吞到嘴里,用牙轻轻一咬——哎呀,那滋味真是沁入心脾!

我们爱吃荔枝,古人更“迷恋”荔枝!我们今天就先来读一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荔枝写的一篇文章。

这是齐白石老先生笔下的荔枝。因为“荔”与“利”谐音,所以荔枝成了中国画常见的题材。

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幅“荔枝图”题写的一段文字。图已经遗失了,只留下了文字,所以我们不妨一面读,一面想象这幅“荔枝图”的样子——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wéi ɡài)。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zēng),膜如紫绡(xiāo),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lǐ lào)。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yǐ)。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请同学们呢放出声音把这篇小文章好好读读,有些句式富于韵律,读起来很有趣味,譬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是白居易的得意之笔,你自己读读看。)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荔枝生长在巴峡一带(今重庆朝天门东长江上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被称作“巴郡三峡”,白居易说的就是这里)。树冠圆圆的,像车子上面的帷幕和篷盖。叶如桂叶,冬季仍是绿色的;花像橘花,春天绽开蓓蕾;果如朱砂,夏季挂在枝头。果把儿(“朵”)细小分枝,宛如葡萄,核像枇杷,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晶莹如冰,洁白如雪,咬上一口,汁液甘如醇酒,酸若乳酪。——荔枝大概就是这样的吧,其实比我说的还要好呢!

荔枝的果实一旦离开了枝头,只消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气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搁到四五天后,荔枝的色、香、味就全部消失了。(因为这个缘故,汉代把荔枝称作“离枝”,提醒人们这果子一离开枝头就要变质)

元和十五年的夏天,我——南宾郡(忠州)刺史白居易(字乐天),让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让没见过荔枝或没见离枝未满三天的人看一看荔枝的真容。

这是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卜弥格(Michał Boym,1612年-1659年)在《中国植物志》(拉丁文原名Flora Sinensis)里画的荔枝。《中国植物志》共绘制了二十种植物和八种动物,二十三幅插图,只配以简单说明的文字。不知如果让卜弥格通过一段文字来介绍荔枝,他会怎么写。

你觉得白居易的这篇《荔枝图序》写得怎么样?哈哈,你是小老师,给白同学的文章打几分?

会有很多细心的同学发现,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个特点——用了好多个“如”字。譬如:“叶如桂”、“华如橘”、“实如丹”、“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一共九个“如”!我们的古人把这样的写作手法叫做——“比”(古人所说的“比”不仅仅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比喻”,还包括同类事物间的“类比”——譬如:文中把荔枝壳比作红缯,便是比喻;而把荔枝的叶子比作桂树的叶子,就是类比。)。

白居易为什么要使用“比”的法子来介绍荔枝呢?——这和白居易心里预设的读者有关。白居易的这篇文章是想写给谁看的呢?——“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是写给那些从来没见过荔枝或者从来没见过鲜荔枝的人看的,让这些人读了自己的文章就能大致想象出荔枝的形状、味道来。所以,一定要把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比”作人们常见的、熟悉的事物。

说到这里,我不妨讲一件小小的囧事给你们听:

在唐代,荔枝是极稀罕的果品,吃过鲜荔枝的人少之又少。唐玄宗在位的时候,有一位宰相,叫张九龄,他生在岭南(今广东韶关市),正是荔枝的产地,从小自然是饱食过鲜美荔枝的。入京拜相后,有一次在中书省(唐代发布中央政令的中枢机构)和同事们大谈起荔枝的美味:“好吃呀好吃呀!那味道真是好极了!”——没想到,在场的官员竟然谁都没有尝过荔枝的滋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茫然地听了半天,也想象不出荔枝到底是怎么个好吃法儿,于是纷纷哂笑张九龄是在吹牛皮。哈哈,还好,在座的有一位姓刘的中书舍人,曾在南海郡(广州)做过官——也是真正吃过荔枝的人——听了张九龄的话,很有共鸣,点头感叹说:“张相爷说的不错,荔枝真的是世间最甘美的果品了!”(参见张九龄《荔枝赋》的小序,原文是: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季夏,其实乃熟,状甚环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余往在西掖,尝盛称之,诸公莫之知,而固未之信。唯舍人彭城刘侯,弱年迁累,经于南海,一闻斯谈,倍复喜叹,以为甘旨之极也。)

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验: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感受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譬如,请你向没吃过荔枝的人介绍荔枝的味道,你会怎么说呢?我猜你多半也会使用“比”的法子——“荔枝的味道像某某食物”,“荔枝的味道比某某食物甜一些,比某某食物酸一些。”——是不是会这样说?

这就是“比”的作用。古代有一本很有价值的文学理论的著作,叫做《文心雕龙》,这本书的作者刘勰谈到“比”的作用时说——“比则蓄愤以斥言”——什么意思?这句话当中的“愤”,就是孔子“不愤不启”的那个“愤”,心里有那个意思但就是说不出来。“比”,就能帮你把说不出来的那个意思直截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比”的作用。


我们晓得了可以用“比”的法子来形容荔枝的滋味。其实在古人面前还有另一个难题——荔枝的滋味到底和什么食物比较像?到底可以用什么食物来“比”荔枝?这个事情也引起古人之间争议不断,互相不服气。

最早描述荔枝滋味的是魏文帝曹丕。一次他把荔枝赐给手下的将官,同时颁了一道诏书,里面有这样的话:“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之蒲桃、石蜜乎?......今以荔枝赐将吏,噞(yǎn) 之则知其味薄矣。”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南方的桂圆、荔枝,味道怎么能比得上西域的葡萄和冰糖呢?现在把荔枝分给大家尝一尝,你们就知道它的味道很淡了。——哈!看来曹丕同学是不太喜欢吃荔枝的了,也难怪,大家还记得白居易说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三国时候又没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样置骑传送、飞驰以进的制度,所以曹丕吃到的一定是“色香味尽去矣”的并不新鲜的荔枝。

但意想不到——曹丕的这篇诏书给(没吃过荔枝的)后人带来了巨大的误解:人们误以为荔枝的味道和葡萄、桂圆是差不多的。我举一个例子,唐代一本叫《酉阳杂俎》小说集里记,一个叫徐君房的人说:“葡萄的滋味像软枣呀。”当时的大学者庾信就纠正他:“你应该说葡萄的滋味像荔枝。”

同学们,我们大多是吃过葡萄、荔枝的,回忆回忆,这两种水果的味道真的很相像嘛?好像很不相同啊!

于是后世很多真吃过荔枝的人就纷纷站出来反驳曹丕的说法——

比如刚才说到的张九龄在《荔枝赋》里说:“龙眼凡果,而与荔枝齐名,魏文帝方引蒲桃及龙眼相比,是时二方不通,传闻之大谬也。”意思是,桂圆是多么平凡的果品,曹丕居然把它和荔枝放在一起列举并称,真是不懂货呀!

又说:“伊醇淑之无准,非精言之能悉。闻者欢而竦企,见者讶而惊仡。心恚可以蠲忿,口爽可以忘疾。且欲神于醴露,何比数之湘橘?援蒲桃之见拟,亦古人之深疾。”  ——意思是:荔枝的味道不是精当的语言能够说尽的。听到荔枝名字的人会欢喜企望,见到荔枝果实的人会惊讶不已。心里愤怒的人吃了荔枝立马就能平息怒火,口里没有味道的人吃了荔枝立马回复味觉。荔枝的味道简直就是天降甘露一般。洞庭的湘橘、西域的葡萄怎么能和荔枝相比?!古人把它们相提并论,实在是罪过呀罪过呀!(张九龄真是一个广告文案小能手!后面还有更能写的呢。)

胡讷《见闻录》里引了田从易的几句诗,称赞荔枝——“樱桃真小子,龙眼是凡姿,橄榄为下辈,枇杷客作儿。”

风流才子李渔在有名的《笠翁一家言》里也给水果分封官职,说杨梅可以封个公爵,葡萄可以封个伯爵,唯有荔枝,乃是至高无上之王。

我们引用的上面这几段文字,大家发现了吗?已经不是“类比”了,而是“比较”了,通过“比较”说出荔枝那种无法被语言形容的甘醇绝伦,也是很好的法子。

称赞荔枝,称赞得最精彩的,最精通说话的艺术的——还要数苏东坡!

苏东坡和荔枝的关系大家都是知道的,他专门写过吃荔枝的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有人和他闲聊谈到这个荔枝,问:“荔枝似何物?”东坡脱口而出:“似江瑶柱。”(江瑶柱是一种味道极美、非常难得的海鲜,被称作海中珍品。)

问的人大吃一惊——你怎么拿水果比海产?苏轼说:我比的不是他们的味道,是他们的地位!荔枝在水果界的地位,就像江瑶柱在海产界的地位一样至高无上,没有谁能和它放在一起做类比。——至于说到滋味嘛,你自己去咬一口就知道了!(苏轼这话是我编的,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后人作诗说“意足不求颜色似,荔枝风味配江瑶”,替苏轼的话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这个故事见于吴可的《海藏诗话》)——你看,苏轼这一“比”,兼有类比与比较的作用,又出人意表,风趣幽默,真是让人又敬又爱!

东来西扯了这么多,写得自己都馋了——且容我歇歇手,去大快朵颐,咬上一口鲜荔枝吧!

这是我的一位朋友班上的一位同学画的“红尘一骑妃子笑”诗意,多么传神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