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号暖阳录共觅美好专题春城隐士公益评文专题【小慢可作者群】好文欣赏

红绿相映展才华,暴雨如注庆成功

2023-08-27  本文已影响0人  伯乐马

昨日下午,闷热难耐,是在为一场暴雨积蓄能量,那然之深夜时分,暴雨加上雷电,终于如抵挡不住的猛兽一般,从天而降。大约也是为红绿彩结业展示呐喊助威,庆祝成功吧!

忽然想起红绿彩的课堂,从北京问道,到山西寻源,再回到景德镇创作实践,也是蓄积能量,酝酿爆发最后精彩呈现的过程,其实和暴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昨天晚上,在民窑陶瓷艺术研究院举办小型的红绿彩结业展示,邀请到居住在附近的众多陶院教授,欣赏近期学员们精心创作的红绿彩作品,可谓名家荟萃,红绿相映,精彩纷呈。

在众多同学的创意作品中间,我的灯笼瓶显得孤单而又传统,装饰纹样,保守而缺乏新意,我的在年轻人的观念里中,感觉自己老朽不堪。用事实角度对自己僵化的思想提出挑战,我上课过程中,朱乐耕老师也含蓄的提示作品不够创新,脑袋转动不够迅捷,很多同学在一个月内创作出造型和装饰多种多样。一系列装置作品令人耳目一新。在反观自己创意不足,装饰保守仍然缺少红绿灯倡导的空灵之境。

红绿相映五彩山 空灵之境

印象深刻的是同学们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卢秋敏同学的拉坯成型作品,看似不规整的大碗,又让人想起饱满丰盈的粮仓,上面装饰有锋芒毕露的麦穗,有的麦穗中间过桥装饰,内外兼有,给人的感觉丰富而又创意十足。内部有的因有缺陷而随意装饰的颇见功力几个红绿彩色之点,宛若散落的麦粒一般,活泼生动,颇有红绿彩课堂追求的灵动之感。我因喜爱拿起来仔细端详,然而,却尚未烧制,感觉到自己的莽撞,同时也证明,灵动之美的确吸引人。

造型与装饰一定要协调起来,才会彼此成就,相互加分,在大碗的内外装饰充满挑战,特别是内部装饰时,让人用笔用墨颇不舒服,然而,只有突破自我,才会收获更多。所有的努力才会更加释然,以后再装饰任何器型,表面时都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忽然又想起朱乐耕先生创办红绿彩创新设计培训班的初衷来,让红绿彩的艺术像火种一般撒播到大江南北,不正如种子一样开花结果吗?用红绿彩表现种子,大约也有此意吧?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