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376天后的见面,江歌妈妈为何更伤悲?
终于,刘鑫不堪网络暴力而与江歌母亲相见,在江歌遇害376天后,这一次迟到的见面,却让世人看到了不能承受之痛,无法言表之恨,难以启齿之恶........
图为江歌妈妈与刘鑫会面刘鑫在哭诉被网络暴力“坑害”之苦,在其眼里,这个江母“穷凶极恶”的麻烦,发动网络舆论,把她丑化,“逼”了出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为何江歌母亲非要刘鑫跟她见上一面,而为何刘鑫要处处逃避?
去年11月3日,在日本留学的青岛女孩江歌被杀的新闻触动了国人的神经,毕竟在中日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同胞在异国他乡死于非命。各种版本的是非经过在网上都有过流传,经过警方调查的事实是刘鑫与其男友闹分手被赶出,被其闺蜜江歌收留,刘鑫男友尾随到江歌家,江歌出面与刘鑫前男友理论,却被其捅杀,刀刀致命,而刘鑫却关起大门,在家中躲过一劫。
本以为这件事会随着调查的结束,事实浮出水面,凶手被绳之以法。当大众都为了江歌而惋惜的同时,却因其闺蜜刘鑫事后的表现而愤慨。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我们无法苛责一个弱女子要出去共同抵抗暴徒,但是刘鑫事后的冷漠却触犯了网民的怒点。
为何事后刘鑫对江歌母亲如此冷漠呢?不仅没有对遇害闺蜜的母亲慰藉,还拉黑了江歌母亲的微信,甚至后来面对江母的苦苦哀求,刘鑫一家恶言相向。有人说,为什么公众对杀人者没有声讨,反而对刘鑫谩骂呢?
杀人者有罪,自有法律进行审判,那是因为其已经没有了人性。可刘鑫一家的所作所为却是诛心,让一个单亲母亲不仅痛失女儿,失去了希望,而且失去了对于善良的信念。
令网民发指的是什么呢?普遍的观点只是按照正常人的逻辑来说,对于江歌,何况又是闺蜜,又是在刘鑫困难之际收留的恩人,事后不仅逃避,不情愿的配合调查,还说这已经是对江歌一家“仁至义尽”了。这不正是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现实版吗?如果网“怨“不沸腾,那才是人性的泯灭。
江歌母亲执着于要见刘鑫,类似于秋菊打官司,其实是要一个说法,是要看其女儿牺牲是否值得,而结果却让江母比失望更失望。
如果刘鑫有些良知,就不应该对江母避而远之,而是用亲情去弥补造成的伤害。而事实上,刘鑫却是把江歌的死亡看做是一场因自己而起的麻烦,才有了刘鑫一家有了这种处理麻烦的行为,不管是拉黑,还是逃避,无非就是怕沾上“江母”。其实,加上江歌就一个单亲母亲,又无亲无故,势单力薄,刘鑫一家才有恃无恐,以怨报德。
也许当时一个弱女子面对恶行无法阻止,但在安全情况下第一时间报警是可以的,第一时间呼救是可以的,而刘鑫为什么没做呢?关键还是在于她觉得这个是麻烦,也许从小就被灌输了这种教育,远离麻烦,不要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如果自己指认了前男友杀人,会不会被报复,如果让江歌家属知道江歌因自己而死,会不会被索赔?
......等等如此,在其看来所谓的麻烦击垮了她,泯灭了良知,进而选择逃避,选择冷漠。虽然刘鑫在此案中并无犯罪,但是对江歌一家造成的伤害,却比凶手更加残忍。
为何江歌母亲寻找刘鑫的行为会引起网民的支持,刘鑫一家被“群起而攻之”。网络舆论是真实的民意,人们向往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并不为过。有人说,不必拿道德来绑架刘鑫,她只是做了一般人趋利避害的选择。
其实,就算网络舆论再怎么谴责,刘鑫是个普通的平凡人,她有权利在紧急情况下做出自己的选择,不管她的选择是不是合乎道义,她只是趋利避害的选择,就像前几年地震中的逃跑的教师,而引起公愤的却是这种事后的态度,道德并不是谁绑架给谁的,而是谁的行为是不是合乎了情理的选择。
谁都希望能看到刘鑫悔过,对江歌母亲真诚的抱歉,能够以实际的行动代替江歌来照顾母亲,弥补江母受到的伤害,江母也能原谅刘鑫,这何尝不是面对不可预测的恶,用善完结的美好。佛家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事实并非如此,刘鑫迫于舆论而为之的道歉远没有那么真诚,江母看透人性的原谅也迟迟不会再到来了。并不是恶掩盖了善,而是算计和自私沾染了良知。
江歌事件终会水落石出,网络舆论也会甚嚣尘上。道德不是用来绑架人,也不是用来批判人,也许网络的一阵风过去了,难逃的却是心里的谴责。以善待人,人善待之,以恶待人,人必恶之。
刘鑫会不会半夜被噩梦吓醒,如果出事的那一天,刘鑫被挡在了门外,而门后的江歌坐视不管......
也许以后的骂声没了,但是这样的恐惧,会让刘鑫带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