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想法心理

14岁女孩自杀遗书,临死前还在关心他人,看哭无数人,引发对教育的

2024-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趣柠檬心理游戏庄园

原创: 趣柠檬心理游戏庄园 

你会在死前想给世界留下什么?是没有用尽的资源,还是无法回馈的爱?或许都不是,可能只是一句:“对不起,我累了,下辈子不来了。”

1  14岁女孩自杀遗书

一位上海14岁的女孩在离开前留下这样一封信:“你们爱的不是我,是冲进班级前十的我,是考到满分的我。”

“我是带给你们荣誉的人,严格出孝子的代言人,在朋友面前攀比的工具。”

“是我太懦弱了,不敢面对下一次语文六十多分,数学七十多分和英语八十几分……”

“人生一趟,遇见你们我很荣幸,若有来生,我们不要再见面了。”

她才14岁,很多好吃的好玩的都还没有见识过,就已经疲惫了。她的心理资源已经无法支持她活到初二,活到初三了。

临死前她还想着自己没上完的课别浪费了,自己的零花钱拿出来给别人花。还信守承诺希望父母帮她把借图书馆的书还回去。

一个心里有着他人,信守承诺,慷慨大方的女孩子抵不过成绩冲进前10的好学生。我们的教育最终的指向到底是什么?是培养出学习的机器还是像吴谢宇一样弑母的刽子手?

中国青少年的自杀率位居全球第一。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自杀,每分钟2人自杀,6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排名第二的死因,仅次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

一个人承受压力过大时,会有两种方式宣泄,一种对内,一种对外。对内就是内耗、自我攻击,不及时干预,最终会走上自杀之路。一个女儿被母亲打了一巴掌就自杀了,真正的自杀原因并不是这一巴掌,而是她长久以来的压力无法释放,易受刺激,这巴掌成为最后一根压死骆驼的稻草。

压力过大的对外表现是暴怒、性格乖张、离群索居、脾气不好,他们宣泄压力的方式是把刀指向给他带来这一切压力的源头。

邪恶的人会让别人痛苦,把别人当成替罪羊,让别人去承担他们的痛苦。虽然他们有的也会自杀,但是更多的是极力压制别人的生命,甚至扼杀别人的生命。吴谢宇弑母就是典型的对外释放压力。还有很多家暴男也是因为痛苦溢出了自己,指向了他人。

2  别让家成为断头台

一个人活不下去了是因为“没有盼头”了。14岁小女孩自杀正是因为她一想到后面是更魔鬼的初二,没有一点喘息的初三,还有高中三年,大学四年。工作后会继续被拿来作比较。完全没有盼头了。

盼头就是一个人活下去的意义,没有盼头的人就活不下去。所以一个人能活到现在,他内心一定有一个盼头、一个意义系统。当她不再留恋身边的一切,感受不到爱只能感受到竞争时,她就会绝望。

“家里养的花自杀了,遗书写道:一生不愁吃穿,唯独缺少爱和阳光。”这里的爱是无条件的爱。不因花不开花而冷落,不因孩子学习不好而横眉冷对。让她感受到恒温的爱,而不是忽冷忽热,只因为自己表现好学习好就被优待。一考不好感觉连饭都不配吃。

need-to-insert-img

其实人的心门很轻,爱和善意一推就能打开。

但是,还是有那么多人选择了自杀。

因为,没人敲门。

没人关心里面有没有人。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绝对不是一天形成的,日积月累的过程,会在某一天以毁灭的形式集中爆发。身体上有病非常显著,心理上的问题却很不明显,因为心理的问题更多是感受层面的。

你表现的很优秀,但你的内心已经坍塌成一片废墟,只要你伪装的很好,没有人知道。但坍塌的内心怎么能指导你过得更好?它只会引领你走向自我毁灭之路。

need-to-insert-img

孩子是弱者,他们不善于精准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甚至不敢反抗或者不会反抗。他们尽全力满足父母的需求。实在满足不了了都没有怀疑过这种需求是不是有问题。

他们会以为是自己有问题。是自己不够好。一天天过去,孩子的人格也逐渐扭曲。要不形成表里不一的边缘型人格,要不就是为了生存而发展出讨好型人格,要不为了掩饰自己的虚弱和自卑,发展出自恋型人格。

每一种人格形成都是在童年早期。也都是为了适应生存。生存环境越糟糕,人格越扭曲。但是人格到了成年就很难转变,需要一层层剥开,看看它的形成是为了保护什么?

这种剥开必须是在安全信任的关系基础上,慢慢的软化他的防御。当你走进他的童年,会看到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孩为了应对家长、社会的期许,强装坚强。

如果用输赢来看人生,不是学习最好的赢得了世界。而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他们不论外界怎么变化,内心都温暖而富足。他们被无条件爱着,永远有家可回。

如果可以,我真心希望每一个中国孩子被无条件的爱,永远有家可回。让家成为避风港而不是断头台。

如果对你有启发,请送我一个免费的赞赞,鼓励我写出更多好文,也可以转发给你朋友,让每一个孩子都被看到,被无条件的爱。

心理咨询——趣柠檬心理游戏庄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