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水镇与乌镇
最初听人说古北水镇堪比乌镇,它有着与乌镇一样的青砖灰瓦和小桥流水,我不禁为之一震。后来又听去过的同事描述——她去那天下着小雨,人们撑着纸油伞,踏着石阶,走在狭长幽深的小巷中,真就仿佛身处江南小镇了——我于是不禁为之向往。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江南水乡,我也去过乌镇和丽江,如果在附近就能重温江南的美景,何乐而不为呢?
暑假我准备去水镇。可是当我从朋友拍摄水镇的照片看时,却和我的预期相差很远。再进一步了解,方知水镇其实就是一个经过人工精心打造的、没有人住的、商业化严重的镇而已。我不禁有些失望,犹豫着自己到底是去还是不去呢?
恰好大学同学一家来访,我们便相约一块儿去水镇。我心想:去一趟也好,了却我一直的牵挂,顺便比较一下水镇和乌镇。
还不到水镇,就见路边的人们挥动着小彩旗招揽着生意:停车住宿,吃饭,买纪念品等等,商铺生意红火,旅店爆满。当地人告诉我们,要住店就在这里(司马台村),普通标间一夜三五百元搞定,在水镇住一夜得上千。我们有些吃惊,三五百也都不便宜了,还上千!看来这里的游人很多,景色应该会不错的。
到了水镇,的确让人感到耳目一新,门前流淌的小河,河上浮起的石桥,河中荡漾的小船,依河而建的房屋错落有致,布局不一,格调不同,别具特色。清清的河水在房前屋后环绕着,绿绿的青藤在灰色院墙上盘旋着,阵阵的脚步声在石阶和空中回荡着……有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有一种刚中带柔的美,有一种形声充斥的美。在北方,能看到这样一个具有江南特色的小镇实属难得。
赞叹之余,自己的心中总是隐隐感觉着还缺少点什么?仔细想想,我认为假如真要是把古北水镇与乌镇比,水镇缺少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
在乌镇,走在石桥上,你会看到小河里游动着各种颜色的鱼,还有成群的鸭子,其中一些人家的埠头上还有妇人正用棒槌敲打着衣服,埠头边停靠着小船,船主正准备驾着小船,或去钓鱼,或去放鸭,或去串门……抬头再看,那是哪家的婆婆,正在阁楼上晒被子,然后把竹竿支在窗户上,我真怕,竹竿一掉砸下来,又会冒出一个西门庆,我幻想着……
脚下的石阶,多数凹凸不平,身边的石凳,已经被磨得光滑滋润,失去早先的棱角,多少的历史人物曾经在这个石凳坐过,在这个石阶上走过呢?我感慨着……
走在古镇的街道上,看到老人们有的悠闲着扇着蒲扇聊着天,有的聚精会神地下着棋,旁观者也专心地看着……总之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自然,我不禁羡慕起来,等我老了,我也象这样生活。
走进茅盾故居,看到他家天井,起居室和私塾,我对茅盾先生的家庭背景,学业及文学成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并对这位文学巨匠又增添了无限崇敬。
出了茅盾故居,路过人家门口,充满好奇心的我不禁止步观望,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总是很善意地向我微笑。
相比之下,在水镇,这里民居的门都是锁着的,开门的不是旅店就是店铺。所有的房屋,石桥,台阶等都是齐齐整整,这里河里没有游动的鸭子和小鱼。河里的船由于目标明确而速度很快,因为它载的全是穿着橙色背心的游客,因此在水镇缺乏了一种生机,更缺乏那种悠闲和浪漫。
乌镇有着陈年的历史,无论是故居民宅,还是染坊店铺;无论屋檐墙壁,还是石凳台阶无不浸润千年文化百年历史。但在水镇,我看到了一个叫司马缸的酒楼,我不知道是真有这样的酒楼呢,还是因为司马光光砸缸的故事演绎出来的呢?在这里这个可称其为文化,毕竟蕴含着历史故事呢。
总之,古北水镇与乌镇相比,我的评价为:形似而神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