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错以后的模式
晚上,鸥和濛濛爬高高,从椅子上摔下来,咚得一生闷响,我从卧室的床上跳下来冲到客厅,在一大堆椅子和被子中间找到了摔下来的孩子,老公站在旁边阴沉着脸,濛站在另一边惊恐得说:不是我推的。我抱着哭得稀里哗啦的孩子,眼看要爆发一场战争。老公重重得搬开椅子,濛濛重复她那句话。我坐在沙发上,问鸥哪里痛,老公找来破痛油倒在娃的头上,恨恨得说:这头都快摔成烂西瓜了。接着,我知道剩下的怒气一定是冲濛濛去的,我拉了他,忘了说了什么。那种乌云密布、大雨要下下来的感觉。我有点受不了,抱着鸥往外走。濛跟出来,妈妈你不要走。我,我带着妹妹出去凉快一下。她这才放了心。
幸好,晚上有凉凉的风,飘摇的树叶,昏昏的灯光。不知道过了多久,怀里这个哭得上我不接下气得孩子才被安抚下来。我嘴里絮絮叨叨安抚她,心里浮现了下午发生的一幕幕。
先是濛弄坏了一支笔,吃完晚饭我发现散落在地上的零件。我突然好生气,我问她是不是你搞的?为什么弄坏了都不告诉妈妈?然后就收不住了,想起每天总有我的东西被破坏掉,我的怒气就风起云涌,裙子、茶杯、摆件…,然后就引申到了她满地狼藉的玩具和书……总算,孩子哭了,我的怒气依然不解。
再然后就是爬高高,老公在旁边来回经过,却依然发生了。
我突然觉得我们好像就是在无限循环的单一模式里。出现问题时,我们的习惯模式是:1.是谁干的?2.不是我。
抱着不哭了的孩子回到家,我说老公,我们要一直循环这种模式吗?我们要让孩子也加入这种循环吗?我说,我看见一地零件的时候,我首先该问的是:这是怎么发生的?去找修复的可能。当孩子掉下来时,首先该先抱孩子,该问妹妹有没有摔坏?我们都被犯错和责任吓坏了🤯
老公说,对。当我在跟濛争吵的时候,他在想,那笔的零件应该是怎么飞出去的?好吧,勉强把想到的传达给他了。
一会儿,老公拿着一个零件给我看,说,你看,就是少这个,修好了。
我说,好吧,在我深刻反省了自己的错误的时候,丢失的零件找到了,修好了。
但愿,我们能在关系里,不断看见自己的单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