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假戏真做”
诸葛亮的“假戏真做”——
诸葛亮少年时和徐庶、庞统等同拜司马徽为师。
3年师满,先生说,“从现在到午时三刻,谁能得到我的允许,走山水镜庄,谁就算出师了。”
弟子们急得抓耳挠腮,有的呼叫“庄外失火!"
有的谎报:“家中来信,母病危,要速回。”
庞统说:〝“如果让我站在庄外。我一定能想出办法,请先生允许我到庄外走走。”
这些都没有得到先生的同意,午时三刻就要到了,诸葛亮一脸怒气摔摔打打地直奔堂上,指着先生的鼻子怒叫道:
“你这先生 太刁钻,尽出歪题害我们,我不当你的弟子了!还我3年学费!快还我3年学费!”
一席话把先生气得浑身颤抖,喝道:“
“快把这小畜生赶走!"
诸葛亮却拗着不走,徐庶、庞统好歹才把他拉了出去。
可一出庄,诸葛亮就大笑起来,捡起一根柴棒,跑回庄,跑在先生面前说:
“方才为了考试,不得已冲撞恩师,弟子愿受罚!”说着送上柴棒。
先生这才转怒为喜,拉起他说:“你可以出师了。”
诸葛亮 (181年一234年10月8日),字孔明,东汉末年徐州琅琊阳都 (今山东省临沂市 沂南县)人。
三国蜀汉(季汉)丞相,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和散文家。
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人称“卧龙”。
刘备三顾始见之,为备画据荆益、联孙权、拒曹操之策,佐备取荆州,定益州,遂与魏、吴成鼎足之势。
曹丕代汉,备称帝手成都,以亮为丞相。
备死,亮辅后主刘禅,以丞相封武乡侯,兼领益州牧。整官制,修法度,志复中原。
屡次北伐,与魏相攻战。建兴十二年卒于五丈原军中,年五十四,谥为忠武。《三国志•蜀志》有传。
诸葛亮的才能、品格备受后世敬仰,故常以其谥尊称为武侯、诸葛武侯。后民间小说、戏曲谓其通晓阴阳,料事如神。
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里忠臣与智者之代表。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所刻画者,流传众口,最为著称。与刘备在统治蜀汉期间,提拔诸多名将与能臣,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