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栽培每一株希望,让国家发展更有力量
一直以来,乡村学校的发展受到诸多制约,乡村娃娃在大山里面,只能从书本中了解外面的世界。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是乡村教育看得见的阻碍,条件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心智,但总有这样的一类人始终坚守在这片角落,敢于为学生的未来奔波于网络。
他叫苗壮,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在他稚嫩的脸颊下隐藏着无比坚定的信念:“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这竟与“互加计划”的公益属性不谋而合。
当“互加计划”突然降临,他双手紧紧攥着这个机会,因为他坚信只有互联网+才是乡村教育的出路。几个月过去了,梁家沟小学在他的影响下,已经让“互加计划”落叶生根,网络课程常态化是一次勇敢的尝试,每一节课都有老师细心打理,他们从不曾有过怨言,因为信息之路一旦踏上就会高速前进。
在这些静默的旅行中,或许坚持才是最好的对白。孩子们逐渐享受到互加教育的福利,从韵律舞蹈的优秀表彰,到彩虹花晨读赠予的《藏在彩虹花里的诗》,再到阿福童财商获得的百变头巾。暑假期间,他代表优秀青椒去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研修;第34个教师节时,代表小狮子奖广大教师,去华东师范大学参加小狮子计划颁奖典礼。
当他们学校正在被更多的人知晓,他却在想如何让这种模式传播在各个角落。鉴于梁家沟小学在互加教育方面的领先尝试,受马蹄沟心中小学万艳飞校长邀请,今天下午,他和支持他的白子义校长去往马蹄沟学校,开展互联网+教育经验分享。
他问在场的老师们:“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可学生却越来越少”、“为什么玩手机一学就会,而我们教的却怎么都学不会”?
传统的教育,其实根本不需要学生思考,就像小孩子不吃饭,总会有家长一口一口的喂。乡村教育就是过度纵容学生的惰性,让乡村教师总在一天天受累。学生的兴趣,很多时候与现存的教学方式背向而驰。教育,就是要舍得放手,让学生各自去追逐梦想。不为环境求生存,但为生活寻开心。
“扶贫先扶智”,义务教育阶段承担着气质的重要使命,让所有适龄儿童公平而又高效的享受教育,这是法律赋予我们的义务。互加计划希望打破传统学校的围墙,让学习无处不在,实现人人成师,时时分享,构建不同模式面向未来的学校,重塑今天的教育。
一节夏加尔美术课,让中心校的学生看得入迷。习惯了以往的一笔一划,这次的老师和以往大不一样,不光是来自网络,竟然要自己充满想象。《千姿百态的帽子》究竟是什么样子,或许学生们也曾无厘头地幻想过。现在让他们真正去做,却总在畏首畏尾。习惯了旧的束缚,新的开放反而不太适应。这节课有多大的变化,当我走出去的时候,有一位学生两次对我说——“老师好”!
他想起来了前一天晚上在青椒简书专题审稿时,黑河052王柯娜投稿的一篇文章《弘扬师德,砥砺师魂》,他给的评论为:
教育是一件件小事,我们就是那每天操心的人。从一颗颗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去发展每一株枝叶,让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开花结果。这个过程是需要花费心思的,我们用心去栽培每一株希望,才能让国家发展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