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指南】关于保外保内以及跨专业的一些思考
【保研指南】关于保外保内以及跨专业的一些思考
个 人 情 况
我从广东的某985的保送到了北京综合排名TOP一二的高校;专业从原来的电子计算机相关换到了现在的材料化学相关;直博在读。
当初保送跨专业来北京,主要是看中了学校名气、地域和出国交流等机会,但现在看来,其实这些因素的考量并不全面。
这一年来京后的耳濡目染,也是让我对保送读研以及转换专业等问题有了一个更深的理解。故而写出来分享共勉。
1.写在前面
其实我当初保送时,并没有考虑太多,只是想去清北复交等排名很前的高校,也想换一个地方;同时,也受出国交流等机会的吸引。
所以,就换了专业,来了现在这个学校。可是,来北京后,却发现一切都并非自己当初设想的那么美好。
虽然自己是北方人,在广东时感觉各种无法融入、一心想回北方。但生活了四年、来北京后,却发现北京(北方)却更难让自己适应;
不光是这里的气候环境,更多是因为这里的官僚气氛更为沉重(至少相对于我母校)。
同时,北京的高校平台更好了,导师更牛了,学术交流与仪器共享更方便了;经常可以看到某领域的诺奖得主或者发起人,听一些高管政界人士的演讲;
发的补贴也更多了,实验室聚餐等也更司空见惯,但同时又不得不忍受导师忙于各种应酬和拉项目而无暇顾及我们,以及实验室更为拥挤的条件。
至于出国交流等机会,也并非当初想象的那么美好简单,一切都是得靠自己去争取。同时,不得不面对自己现在转换的专业更难就业等问题。
的确,在初始目睹经历了这些情况后,我后悔遗憾过一阵。但仔细回想一下,这一切也都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为我当时就没有认真考虑过为什么要读研/博、为什么要选现在这个方向,没有认真看过一篇专业文献、也没有来这边的实验室参观过;
一切都只是出于自己美好的期望,而所有的一切也都不只是期望所能支撑或满足的。经过一年,我基本已经接受了目前的情况,也在分析了一些利弊后,决定将目前的这个博士读下去。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内心却是经历了不少挣扎与斗争,故而我写下来,也希望给那些与我有相似情况的人一些善意的提醒。
2.保内还是保外
首先,绝不要只为了学校名气,而盲目选择保外,尤其是两个学校名气和平台相差不大的情况下;
尽管清北复交等高校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始终无法撼动,但我们在研究生学习毕业后,是要考虑就业、进入社会等问题,而单纯的学校名气等是不能保证这些的。
以我自己为例,在母校,名气可能差一些、导师背景可能弱一些,但学校在地域的影响力以及认可度还是相当可以的。
同时,往往研究生的毕业要求更宽松一些,意味着你不用成天上班泡在实验室,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参加活动,可以更加全面的发展自己。
来了TOP一二的学校后,毕业要求和实验室上下班规定也相应严格了很多;因为好的成果必须是以勤奋和时间付出为保证的。
导师通常会push的很紧,自己也不会有太多自由时间;尤其是博士,如果要做出点创新型工作,一定的时间投入还是必须的。
所以,从几乎不怎么做科研的本科,到一下子要求如此严格的研究生阶段,还算是一个比较大的飞跃。当然,你如果一心致力于科研,对于学术有着浓厚兴趣,那这些转变无疑是有利的;
但如果你仍旧抱着混日子、打打球、听听讲座、泡泡妞之类的想法来读这个研究生、来适应这个转变,无疑是痛苦的。
所以,不要把一切幻想的那么美好;尤其是以为“学校更好了、条件更好了、生活更美好了”,那十有八九是要后悔的。
在母校,我们相对熟悉,尤其是在选导师时很占优势。
但去外校,如果导师之间有合作、可以互推;或者也有之前师兄姐过去、了解情况;又或者你自己牛逼,能够通过读论文、查网络等信息对新老师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不然,我们盲目只根据一些职称或名气选一个新导师还是风险比较大的,难不保你会碰到什么样的奇葩。选导师首重人品和学术能力,而在母校,做这些工作我们往往是占尽天时地利的。
另外,再具体一点的实验室硬件条件、办公环境和课题组氛围,最好都能提前了解一下。总之,不要只图了一个学校名气而盲目保送去外校。
3.专业转换
不得不承认,我的专业转换当时并没有考虑太多。如果将来做科研,可能不会有太大影响,甚至更有利;但如果去社会企业就业的话,那可能形势更为严峻。
虽然,我的情况不具有代表性,但我还是想说:大家如果真要作出一个比较大跨度的转专业,那建议大家要去深入了解下新专业的情况。
原来的专业再怎么不济,我们毕竟学习了三年,对于该专业的方方面面我们还是会有所接触的;其次耳濡目染的对于专业的就业环境和发展机遇还是能有所了解的。
但是新的专业,如果我们没有认真看过相关的一两本书,没有认真找过相关行业的师兄姐或老师咨询过,只从看到的一些表明现象来判断其很好,那无疑是盲目的。
现在看来,并没有哪个专业好或者不好,无非是将来就业难易、薪水高低以及环境好坏等方面的差异,而在这个过程中,真实了解到你自己的需求与爱好是很关键的。
没有好坏,只有适不适合。在转换专业前,请先了解清楚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要。不要从一个火坑跳到另一个水坑,而徒增后悔。
4.学校考量
关于“更好的课题组和更好的学校”等方面的考量,最好可以两者重合。
大家都希望学校更好,专业排名更好,导师更好,但往往不能俱全。这个时候如何做取舍,那就要看我们自己的需求了。
留在母校,意味着我们可以尽早开始上一些研究生的课程、尽早开始做实验,可以早点达到毕业要求;尤其是现在有了两年的专硕后,这还是很占优势的;
毕竟从大四开始进实验室干活,那早点出点成果,不管将来是读博深造,还是出来找工作都是便利很多。
但是去外校,尤其是去了一个更好的学校后,不仅毕业要求通常会高一些,而且你开始适应和工作的时间也要推后一些。
同时,你的确去了一个更厉害的课题组,但是中国的国情是:
厉害的老板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管你或亲自指导你。
不是他们不想,他们确实是顾不过来;他们越牛,越想走的更高,那必然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应酬,去拉项目,而他们真的很难科研与跑项目顾全。
而母校导师或者课题组,虽然弱点,但往往老师是有空去指导你的;不一定管的那么严,但起码你找到他们、与其交流还是比较容易的;
同时,他们也有空去看文献,更新知识,可以给你一些切实有效的建议。其实这个时候,建议大家选课题组的时候,最好是大老板与小老板都有。
这样大老板跑项目,至少还有小的可以管管你。不然至于一个巨厉害的大老板管着几十号人,那十有八九到时候很难顾及到每个人。
另外,就是一些其他因素的考量了。
比如,本科母校我们好歹打拼了四年,一定的人脉积累和关系网络是有的;但保送来外校,意味着我们基本是放弃了这些,而得重新开始和打拼(可能我是从广东到北京,跨度比较大,所以,感觉比较明显)。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困难。
其次,地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虽然现在交通工具很方便,但到你真正找工作的时候,还是会受影响的。
还有,那些对生活条件和水平有着更高要求的学生也最好提前做一些了解,起码北京这边的高校并不是生活条件之类就都很好。
5.写在最后
最后,我想说,我的情况不一定具有代表性(尤其是非理工科的情况几乎不了解),地域跨度比较大,文化差异也很大。
同时,也和我个人的心态和期望有关,以至于我这一年中有了这些感受或思考;只希望给那些和我有着类似情况的朋友一些善意提醒。
希望你们在人生这次比较重大的转折阶段,可以做出一个最适合你们自己的选择。
添加小助手保研人Summer(ID:byrzhzy)可免费领取包含《500道经典保研面试真题》、各专业最新保研讯息、史上最全保研笔记等多个优质保研资料的“惊喜大礼包”哦!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公众号 :保研人【OfferGuide】
以及保研人论坛:https://www.sogou.com/link?url=DSOYnZeCC_pavU3ojsXGElXOB_ewte9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