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回眸
文/那年青尘
上学的日子
回忆起来,我竟非常喜爱我的小学生活。虽然那时上学,我得走很远的路;虽然那时的校园很简陋。
一二年级的时候,我读书的地方比较近。大概是考虑到我们还小,走不了那么远的路,所以就在隔壁村的近处盖了三四间屋子作为我们附近三四个村子一二年级孩子读书的地方。
这个地方除了几间屋子和一个足够宽阔的操场——操场上有一个沙池之外,几乎没有别的教学设施。但这一点都不影响我们的心情。
一到下课,我们马上就冲出教室门口,在宽阔的操场上尽情地玩耍,跳绳、跳远、跳飞机、翻筋斗、木头捉人……总之,爱干啥就干啥,把整个泥操场弄得烟尘滚滚也没所谓,没有老师会觉得我们做这些危险,事实上,我们也从没出过什么大的危险,最多也不过磕破点皮。
想想那时的我们,再看看现在的小孩,课间被严禁在学校做游戏,一是为了学校清净二是为了避免危险,有时我真替他们感到无奈和悲哀,这样的童年还有意思么?
我那时最爱的就是跳绳和跳远,我的弹跳力似乎非常不错,一跃即过。越擅长我越得意也就越喜欢,每个课间我都玩,玩的水平当然也就慢慢地提高。后来初中毕业要考体育,我轻轻一跃,跳远就拿了满分,我总觉得这得归功于我小学的这段游戏时光。
升上三年级之后,我和其他的同学便到了更远的地方——我们真正的学校去读书。
那学校有多远?按照我的速度,从我家到学校至少要走一个小时的路,但那时的我似乎从来就没觉得累。
每天早上五点多,天还没亮,村里的小伙伴就在村岔口处大声呼喊我:“XX,去上学罗!”于是我便一边回应着他们一边快速地吃完早餐,一拎书包便冲出家门去跟其他小伙伴汇合,再一起摸着黑去学校,边走边看着天慢慢地亮起来。
我最喜欢冬天的早晨,那时的冬天似乎比现在冷很多,我们都裹得像个小粽子。有雾的冬晨更有意思,漫天的大雾白茫茫的一片,伸手不见人。我们便在这浓雾中穿梭呼喊,这边呼那边应,就这样一路追逐玩闹着到学校。
这一间真正的学校,比之前那个学习的地方看起来漂亮多了。教学楼有四层高,前面种着许多高大的龙眼树,还有花坛,花坛里种着许多大红花、玫瑰花、米兰花和仙人掌。
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仙人掌那长满可怕的刺的掌上居然也会开花,而且还是那样娇艳的花朵,有大红的,有浅黄的,一朵一朵,比大红花和玫瑰花要好看多了。我觉得所有小孩子看到仙人掌开花都会觉得很惊奇。
可惜现在的学校大概都不会种仙人掌了,因为仙人掌有刺,为了避免一种可能存在的危险,他们选择了坚决不种仙人掌这种看似从根源上杜绝危险的办法,殊不知孩子的世界因此变得单调许多,而且,我始终觉得,大人们应该是教会孩子怎样去避免各种危险,而不是帮助他们剔除危险源,你能一辈子帮助孩子清理危险么?
我真觉得很幸运,我生在一个孩子还没有那么娇贵的年代,我的学校里还有带刺的玫瑰和仙人掌,还允许玩那么多的游戏,给了我一个鲜活多彩的童年,让我至今回想起来,还有有滋有味。
到这所学校读书后,我们便开始要上自修了。自修从晚上七点上到九点半。让一个几岁的孩子在晚上九点半之后走一个小时的路回家是很不人道的,所以学校收拾出了一间大大的瓦房,给我们远道的孩子晚自修后住宿。
我非常喜爱这住宿的生活,这不仅仅是因为妈妈每天会给五毛钱我晚自修后买一包方便面泡开水吃,虽然那时能吃上一包五毛钱的方便面,实属无上的美味;但更是因为下晚自修后,我们精彩的“夜生活”。下晚自修后,一般老师都会给我们半个小时,洗刷整理一下,就要我们熄灯睡觉了。
但我们往往没有这么听话,总是等老师们睡着以后,就悄悄地爬起来,拿着手电筒来到龙眼树下捉蝉。这往往是蝉蜕壳的时候。你用手电筒往龙眼树上一照,树干上爬着一个个蝉的空壳,当然也会有蝉,它们静悄悄地趴在树干上,你只要伸手一拿便可以把它拿下来。
我们都想看看蝉是怎样蜕壳的,因此我们把蝉捉回来放在蚊帐上,然后瞪大眼睛守着它。但很可惜,我从来没有亲眼看过蝉怎样蜕壳,它总是在我睡着之后偷偷地完成了新生过程。
第二天早早地,我们便被几声蝉叫声吵醒,睁开眼睛一看,一只崭新的蝉在蚊帐上乱飞乱撞,一个空空的蝉蜕正挂在蚊帐上,旁边还有一小块黑色的印记。最后只留下一个疑惑的我:它是什么时候蜕的壳啊?
但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我们的宿舍便被划作危房,我们也就不能再在那里住宿了。我只好跟着村里的小伙伴在上完自修后回到家里。为了照顾远道的同学,学校把晚自修的时间缩短到九点,但尽管这样,我回到家也要十点多了。
每一次跟村里的小伙伴回到岔道口,我都得在岔道口上大声呼喊,叫妈妈出来接我,因为黑乎乎的,我实在没有胆量自己一个人回家。但有时回来得早了,妈妈又没有听到我的叫声,我又不敢一个人在黑乎乎的地方等太久,就只好无奈地撒开腿一个劲地往家里跑,我简直是闭着眼睛跑,不敢左顾右盼,甚至连路都没看,也似乎不曾听见什么,就这样一口气跑回到家里,到家的时候,脸都黑了。妈妈看着我心疼,便决定下一次早早地在路口等我。
幸好后来有个同村的要好的同学邀我下自修后一同住到了她的外婆家,这样一来,要走的路程就大大地缩短了,又有伴了,解决了我的最大的难题。
这一段下自修后走夜路的日子,虽然让我有点后怕,但却让我看到过最美的景色。
那时回家,我们要经过一段田地路段,两边都是田地,一条小沙路横穿在中间。我清晰地记得,那些个晚上,正是稻子成熟的季节,我们走在这条小路上,两边的稻浪传送着稻香,稻田上面满是了提着小灯笼的萤火虫在飞舞,它们舞动着轻盈的身姿,忽高忽低,忽前忽后,在你面前尽情地戏耍,一闪一闪的荧光在黑暗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和一阵一阵沙沙的稻浪声相呼应,构成了一副绝美的夜景图。我们惊叫着,欢呼着,奔跑着,蹦跳着,想捉住一只萤火虫,而它们总能轻巧地掠过我们的指尖……一路都撒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
这样的景象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让我后来在看电视时,每当看到有萤火虫的浪漫景象,就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个夜晚,情不自禁地微笑:他们不知道,我见过的漫天萤火虫飞舞的景象比电视里的美丽多了。
白天放学的时候,我们也很爱走这一段路。没有种稻子的时候,这一段路上就种满了番茄,一路都是。我们放学的时候,就一路吃着番茄一路玩闹着回家。从这家番茄地走到那家番茄地,挑选最大最红的番茄,乐呵呵地一个一大口,也没有谁管我们,没有谁赶我们,也许是因为人们不跟小孩子计较,也许是因为番茄太多了。总之,因为有番茄相伴,让我们上学变成了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我在这所学校里上过两年学。这两年里,教过我的有好几位老师,大都是不大正规的,大概自己也就读了个小学毕业,就来教我们了,自然也就教得不是那么到位。
还记得有一位数学老师,是主任的儿子,本来是开拖拉机的,因为找不到数学老师,主任便叫他来代替了。教到珠算一节,我兴高采烈地叫妈妈买了一个漂亮的算盘,结果拿到学校,被数学老师一句话打发了:“这个你们四年级还学,现在就不教了。”等到四年级的时候,四年级的数学老师对我们说:“这个你们三年级学过了,就不教了。”搞得我那算盘后来就用来玩游戏了。直到现在,我对算盘也不太懂,懂得的那一点点,还是跟爷爷学的。
但我最有印象的,还是我四年级时候的那位语文老师。她是个中年妇女,剪着短头发,凶得要命。还没有被她教,校园里就满是她的传说,说得让你心惊胆战,只好祈祷千万别落到她手上,结果偏偏落入了她的魔掌。
一开学,我们就被她的可怕震住了。在那个还没有“体罚”概念的年代,她对违反纪律的学生的惩罚就是:让学生抽高裤子,光着膝盖从同学们坐的长凳下面爬过去,爬完四个组。吓得我们目瞪口呆,就别说爬完四个组后的膝盖的样子了,光是从同学们坐的凳子下面爬过去就让我们觉得太丢脸了。所以,谁也不敢轻易违反纪律,我们这帮野孩子也被唬得服服帖帖的,就连在课堂上笑都不敢,害得我们硬是为她那古怪的普通话憋了整整一年。
她的普通话“难度大,水平高”,一句话里既有普通话又有客家话又有闽南语,混合得天衣无缝,我们认为那么困难的活她说得可顺溜了。但是苦了我们,不认真听你根本不知道她在说什么,常常惹得我想要喷饭,但就是不敢笑出来,不过估计脸早就憋红了。
最记得有一次,她叫班长上黑板去抄组词,可班长硬是听不明白她那自创的普通话,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她一连叫了几遍,班长欲站起来却又不敢,她双眼一瞪,下巴一拉,脸色一变,急得班长快要哭了。我只好冒着违纪的危险悄悄地对班长喊道:“叫你上去抄组词。”班长一听明白,赶紧走上了黑板。估计了老师也悄悄感激了我的翻译功劳,竟然没有罚我。
至于她的教学方法,我后来总结了一下,就一个字:“抄!”抄生字生词,抄作文,抄试卷,抄练习题……还至少十遍起底。你想想,把一张试卷抄十遍,把一篇作文抄十遍,那是多么悲催的事情,但是无奈,你还得抄,抄总比受罚好吧!都说“时势造英雄”“情急生智”,这真是至理名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师自通,发明了“两支笔一起抄法”,甚至“三支笔一起抄法”,使得我们的抄写速度大大地提高了许多。但尽管这样,抄完之后,我们都有一种“手不是我的”的感觉。
至今,我的右手中指上都还留着厚厚的茧子,那可是我小学四年级时留下的印记。
我就这样悲催地过完我的四年级,后来便跟着爸爸转学了,便许久都没见过这一位老师。但奇怪的是,尽管那时候过得如此提心吊胆,我却没有恨过她,甚至有些感激她,也许正是她那严格可怕的方法,让我被迫地提高了语文成绩,从而爱上了语文。
初中毕业后,我回家去,听妈妈跟我提起:“那天我见着你四年级的老师了,她还记得你。”我竟流下了眼泪,并回到学校见了她一面。当时,她正在收拾东西,正准备转到镇中心小学去。
后来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但是,我却常常想起她。尤其在我看到教师体罚学生、学生怨恨老师之类的新闻和现象时,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她和这一段日子。我常常疑惑,在那样可怕的体罚下,我都没有恨过我的老师,可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轻轻打一下或者批评一下,就对老师如此怨恨?到底是现在的孩子的心理脆弱多了还是现在的家长、媒体让孩子的心变得脆弱狭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