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原创者交流圈千钻公会百钻公会

学点非暴力沟通技巧,爱自己爱他人,成就生命这场饕餮盛宴

2019-02-15  本文已影响55人  老卢庸观

几年前买到《非暴力沟通》,粗略翻看,未来得及领悟其精妙,就束之高阁了。这也许是缘分未到吧!

于我而言,实在有种失之交臂的遗憾。假若当时有耐心去认真领悟非暴力沟通的柔和魅力,一定比当下过得更快乐。

还好,缘分到了,2019年春节前的某一日,我在朋友圈发现有人推荐此书。这不经意间勾起我内心深处蛰伏的某种情感,驱使我放下手中的事情去翻箱倒柜找到它,开启字斟句酌的精读之旅。

一气呵成读完后,意犹未尽地我清醒认识到这是本跨越国家民族、性别种族的好书,也很庆幸自己续上了这个缘,仔细领悟了一番何为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并非我之前自以为是想的那般简单:不使用肢体、语言暴力的沟通,那最多只是运用非暴力沟通的一个基本素养而已,远不能阐释其精妙所在。

当然,我也对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临床心理学博士)的卓越贡献心怀感激。一名长期接受规范心理学训练的临床心理学博士,能够主动跳出专业学科规范的约束,另辟蹊径,转而通过观察、感受和倾听生命内心的声音,明了生命真实需求,在满足生命真实需求中营造生命之间相互信任的良好氛围,敲开心门,让生命在沟通表达中跃动,走向新生,这用任何语言来赞美,都不为过。

在一个“权威性正确”占据主流的精英政治与文化氛围当中,这实在弥足珍贵。

基于生存的团队协作,让人类在远古时代恶劣环境中存活下来,并得以脱颖而出成为地球的主宰,却也使得集体主义的“权威性”在悠悠万古的漫长岁月中长期占据了主流地位,至今依然没有大的改变。从社会中孕育而出并有脱离社会态势的国家,无法避免腐败官僚却又大行其道被广泛采用的精英政治架构,诸如这些“权威性正确”的支持者和力量来源,我们即便心存芥蒂也不得不坦然接受,既接受它的存在,又接受它存在所带来的诸般影响。

我们每个人,不论从事何种职业,不论是否拥有炫目的名衔,都无法彻底隔绝和回避这种现实的影响力——一种基于暴力的绝对影响力。

但我们也无需无限夸大这种“权威性正确”带来的负面影响。毕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秩序还需它来维护,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时间去探讨“非暴力沟通”也是因为它存在所带来的和平安定,它也是由无数可以通过“非暴力沟通”方式和谐相处的具体的个人所组成。面对“权威性正确”我们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何况在众多远离“权威性正确”的场合,“非暴力沟通”还可以大展拳脚呢?无论化解黑帮之间的冲突,还是让监狱中的犯人找到自己当初实施暴力的内心真实需求而幡然悔悟,“非暴力沟通”的魅力都令人印象深刻。

诸多鲜活精彩案例加持下,这本书并不高深莫测,反而简洁、可读性强,易于理解。

书中没有生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丝毫未曾勾引起早年学习心理学时烦躁(要记忆很多心理学概念,然后应用概念去分析各种现象)所致的心理阴霾,而是通过大量案例去反复展现观察、感受、表达和请求等非暴力沟通技巧,强调满足自己与他人内心真实需求的无比重要性。

当然,想运用非暴力沟通的这些技巧,并非易事,是有前提条件的。

至少要做到几点:

一是不能先入为主戴有色眼镜看人,这对我们去感受自己、他人的真实需求都会有误导。

二是区别客观感受与主观评价,不随意地凭借个人经验去主观评判一个人,以便不错过真实。

三是学会全身心地去倾听一个人的心声,保持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温暖和安静,在倾听中建立人与人之间基于尊重的信任。

四是不批评、不指责,因为批评、指责带来的内疚、情绪对抗对了解一个人的真实心理需求是无济于事的屏障。

当然,还有一点也至关重要,就是首先要学会爱自己,能够感受和满足自己的需要。否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内心缺乏爱与温暖的人,能够真诚地热爱生命与他人。

放下过去,放下自以为是的经验和标准,放下高高在上的批评与指责,放下利益思维为潜意识戴上的有色眼镜,从一个平等生命体的角度去感受另一个生命体释放出来的生命波动,通过传递温暖、安全和信任讯息,来打开另一个生命体的心门,我们将会感受到自己、他人最真实的心理需要。精准把握住这种需要,我们就找到了通往非暴力沟通的一把钥匙。

比如,一名参加过“非暴力沟通”培训的酒店女接待,就借助此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花费四十多分钟成功说服一名把刀架在她脖子上企图刺死她的酗酒者,放弃了随时可能发生的犯罪行为。因为她了解到对方因感觉被小看后恼羞成怒的心理诉求,并严格遵循“非暴力沟通”的言语技巧,摒弃了似是而非的言辞,一步步地满足了他的需要。最后,他和她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生活中,我们常讲要聆听自己的心声、要尊重他人的意愿,这些都是促进良好沟通发生的大前提。可惜,大多时候我们都陷入了语焉不详的表象泥沼,不能耐心地、诚心正意地去观察和感受自己、他人的内心真实需求。尽管有时候这种情况的发生,并非出自本意,有时候也会因为双方语言表达的欠缺、不精准、不完整而引发。

感受人们内心的真实需求,而不是那些出于各种考虑而加工修饰过的语言、愤怒的情绪和激烈的言辞,才是启动非暴力沟通的起点与关键所在。擅长察言观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大多是此方面的高手,正面地看,我们有时是需要向他们学习的。因为,他们可以及时洞察他人丰富的内心变化,明了其内心感受,并调整应对策略,避免自己陷入被动。

不过,这只是开始,接下来恰如其分地表达,与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们生命的具体行为,比如“你是否愿意……”“所以,你想……”,才是重点。仅感受到真实需求,却无以表达清楚、发出请求,也未采取任何具体行动,去满足这种需要,非暴力沟通将流于形式,无法发挥作用。

感受到别人的好意,表达感谢感激;感受到别人的恶意,表达愤慨;......。这些都可以充分体现非暴力沟通的魅力。

非暴力沟通中表达感激包含三个部分: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比如,我想就马歇尔.卢森堡先生在非暴力沟通方面的卓越贡献表达感激之情,可以这么说:“马歇尔.卢森堡先生的《非暴力沟通》一书,改善了我的沟通语言风格,满足了我的家庭内部沟通与外部社交沟通需要,我的心情十分激动。感谢马歇尔.卢森堡先生的努力付出!”

那么,我们又要如何表达愤慨呢?这可能要比你想的复杂一些。一般而言,“听到不中听的话,我们有四种选择:1.责备自己;2.指责他人;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选择第一种,我们也许会感到内疚;选择第二种,我们会认为他人是自己生气的罪魁祸首;选择第三种,我们会专注于自己内心的需要与如何满足需要,而不是别人犯了什么错。当然,如果能够想到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的怒火也许将会消弭不见。毫无疑问,选择后两种,我们既不会忽视和压抑自己的怒火,也不会让自己迷失于怒火之中失去理智,而是在深呼吸、专注于自己的感受、心怀善意看待对方行为中消灭愤怒于无形。

当然,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他人内心需求的感受,向自己、他人提出具体的请求,让自己与他人回归平和。与个体一时愤怒相比,消灭愤怒及可能存在暴力种子的非暴力沟通方式,以及非暴力沟通后形成的和谐人际关系,实在令人向往。

如果我们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时不时打扫心灵上的灰尘,处理好内心无时不在的纠结冲突,做好心理环保工作,远离来自他人与自己的批评和指责,不再如往常一样去随意评价、指责和批评他人,我们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将不治而愈,我们的人际关系将前所未有的和谐,我们的生命将焕发勃勃生机,重新点燃生命的热情,爱自己爱他人,去自由自在地享受生命之繁盛,而非之前那般,要么忐忐忑忑、要么唯唯诺诺、要么遮遮掩掩。

非暴力沟通是打开爱和理解的密码,和你真心祝福的人共同分享吧!学点非暴力沟通技巧,爱自己爱他人,成就人生这场饕餮盛宴!

(完结)

参考:马歇尔.卢森堡 著 阮胤华 译《非暴力沟通》 华夏出版社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后记:写过些读后感,这次尤为艰难,也许是不熟悉,也许是还未能充分领悟,总之写完后依然有种未能如愿的感觉。打算把这本书当作床头书,多翻阅,有心得时再写一次,与大家分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