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原型郑苹如,被特务枪决时说:“能不能别毁我的容貌”
影片《色戒》出自张爱玲的小说,在2007年被李安导演改编为电影。
正是这部电影,让那段流淌的历史重现人间。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的王佳芝虽有爱国情怀,却抵挡不住儿女情长,对大汉奸易先生产生感情。
然而,原著当中的郑苹如,是一位爱国的中日美女,为了祖国,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
现实生活中的郑苹如,没有爱上汉奸原型丁默邨,反而在被抓之后被秘密暗杀,最后连尸体都没找到。
而她最后的遗言,更是看哭了所有人。
01
郑苹如的父亲叫郑钺(读越),大学期间参加同盟会,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
为了报效国家,郑钺前往日本政法大学深造,这期间他认识了木村花子,两人暗生情愫,结为夫妻。
与其他日本女人不同的是,木村花子虽是日本人,但十分支持丈夫的爱国行为。
可想而知,这种背景下出生的孩子,从小就流淌着爱国的血液,而郑苹如在家中排行老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妹。
小时候,郑苹如经常跟着父亲,到同盟会的领导家做客。
听着长辈们畅所欲言,议论如何救国时,她的心里埋下“为国献身”的种子。
后来,她就读于上海法政大学,是校园的风云人物。
郑苹如不但会弹琴,还会演话剧,能讲一口流利的日语。
她光艳照人,说是女明星都不为过,每当从教室里走出来,都会吸引男同学的注意力。
直到1937年,郑苹如登上《良友》画报的封面。
要知道,能当杂志封面的要么是胡蝶、要么是阮玲玉。
郑苹如以这样的方式进入公众视线,其魅力可想而知。
02
登上杂志一个月后,郑苹如在一次聚会上,发表了激昂的爱国演讲。
她的表现引起陈宝骅的注意(此人负责上海潜伏工作),像她这种美人,施展美人计成为一名抗日情报员,再合适不过了。
当时,郑苹如一腔热血,听说能为国家出力,她欣然同意。
很快,她融入到侵华日军的圈子里,利用自己的优势和社交能力,周旋在一帮日本军官之间。
1939年,她接到一个非常危险的工作,刺杀大汉奸丁默邨。
此人是一个反复无常、毫无道德可言的小人,外号“丁屠夫”。
其实早年,丁默邨曾加入共产党,后来叛变到国民党。
再后来,丁默邨被排挤,郁郁不得志的他卷走了公款,最后投靠日本人。
他甚至献计给土肥原贤二,以组织对组织,特工对特工的方式进行镇压,这样的计划得到日本人大力支持,并组建76号杀人魔窟。
不仅如此,丁默邨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好色。
据说他身材很低,发育不全,还有肺痨病,虽然弱不禁风,但壮阳药不离左右。
郑苹如故意色诱他,其危险系数和恶心程度可想而知。
03
最后,在军统的安排下,两人终于见面。
郑苹如的魅力,果然让丁默邨神魂颠倒,几面之后,两人就熟络起来。
后来,丁默邨还将她安排在自己身边做秘书。
据统计,两人交往期间,约会有50次。
得到丁默邨的信任之后,军统开始计划刺杀行动。
某天,丁默邨像往常一样送郑苹如回家,而军统的人就埋伏在郑苹如家中,只等“请君入瓮”。
不知是不是起了疑心,丁默邨说什么也不上去,第一次计划宣告失败。
不久后,郑苹如接到指使,第二次进行暗杀。
两人吃完饭后前往皮货店,郑苹如要丁默邨陪自己去买皮衣作为圣诞礼物。
因为是临时提出来的,所以他并没有怀疑,正当郑苹如准备试衣服的时候,丁默邨突然跑了出去。
原来在郑苹如挑选衣服期间,丁默邨透过反光玻璃看到两个可疑的人,他起了疑心,立刻离开。
埋伏在店外的刺杀人员,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快,一时间忘记开枪,等想起来的时候,丁默邨已经坐上汽车。
那迟到的几枪,打向丁默邨的车玻璃。
很明显,郑苹如已经被暴露。
她不甘心,给丁默邨打去电话试探,但对方似乎没有觉察到她的身份。
之后,郑苹如计划着第三次刺杀计划,只是这一去,再也没回来。
三天之后,她前往76号约丁默邨过圣诞节,却被丁默邨扣押。
郑苹如明白,自己没有办法从这件事情里逃出去,就说自己不甘心被玩弄,所以雇凶杀人。
据说在关押期间,丁默邨允许郑苹如写信、打电话,但后来丁默邨命令助手将她带到别处。
眼看着车开得越来越偏僻,郑苹如知道,末日来了。
她想做最后的挣扎,于是告诉丁默邨的手下林之江,只要放了自己,就一起远走高飞。
可林之江不敢。
绝望的郑苹如,提出最后的要求:请不要打我的脸。
就这样,一代传奇郑苹如香消玉殒,年仅22岁。
郑苹如牺牲之后,不少人认为这只是一条“桃色新闻”,怒骂其是大汉奸。
等有关部门调查清楚后,人们方才知道,郑苹如是大英雄。
直到现在,郑家人都不知道郑苹如的尸体,究竟在什么地方,而丁默邨后来,被挤出76号特工总部。
抗战胜利后,他被南京政府抓捕,并被执行枪决。
结语
直到1978年,张爱玲的《色戒》发表。
在她的笔下,为国捐躯的郑苹如成了以色诱人,却反被诱惑的女人。
2007年,李安将这部作品搬上大屏幕,郑苹如的历史这才被更多人了解,她终于被正名。
了解郑苹如的故事后,麦叔仿佛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用生命向全世界宣示:头可断、血可流,国家大义不能丢。
作者:棒棒
编辑: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