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一丝期待去看《银河写手》,看完觉得挺尬的
这部电影,是抱着很平常的心态去看的。
因为我觉得也算是演码字人的,就去影院看了。
想起之前胡歌演得《不虚此行》,也算是演码字的,那个是写悼词,这个是从头到尾写剧本。
那部是文艺片,从这部给我的观感体验来看,《银河写手》应该算是喜剧片。
开场就是几个小人物,为了把张了一写的剧本给拍出来,聚在一起讨论。
看起来,没什么质感。
有一种“土土”的感觉,说接地气吧,又太刻意了;说文艺吧,又着实不咋沾边。
反正,我去的影院本身也不算太冷清,但看这部电影的人确实不多,连我就三个观众。
挺尬的。
(图源网络,侵删)
1.角色有点儿尬
就是安排的几个角色,从主角到配角,是这样几位:
张了一,孙谈,周可可,害虫,大刘,小蕊,还有蔡老板等。
前面两个算是主角,后面的角色算是衬托主角的。
但我总感觉衬托的效果不大。
比如,安排周可可当张了一的女朋友,还有害虫和小蕊本来是一对情侣,结果被兄弟大刘撬墙角,最后大刘个小蕊成了一对。
感觉角色与角色之间,有种割裂感。
还有,中间给只有一个或少量镜头的角色,配旁白,突兀还很影响观感。
就是明明是很磨人的片段,突然来个搞笑的片段,有点儿牵强了。
2.情节有点儿尬
再说情节,有很贴近的点,但也有很雷人的点。
贴近的点就是:
张了一和孙谈作为编剧,在和甲方对接时,需要各种改稿,这是一种常态。
但你要说,最后被甲方要求改得面目全非,把主角都改成小动物了,还是有点儿让人费解的。
要是真需要大改,可能甲方就直接表明“要重写”了,而不是修改。
也许,写出一个好的剧本需要以年为单位去创作,但是,完成后需要修改,改到最后都没有自己的想法了,应该很少吧。
其中有一句电影台词,是这样说的:
“一个剧本,谁都可以提意见去改,就编剧没啥发言权。”(大概意思)
这倒很真实。
虽然我还不会写剧本,但是,听别人说的,好像确实是这样子。
反正就觉得,这影片情节,着实有点儿飘,没那么有普遍性,如果说这些情节近乎真实,那更像是个例改编。
3.首尾有点儿尬
一开始就是写了《七秒人》的剧本,最后没拍出来,就把这个剧本埋了,然后来到2100年,被后人发现了。
这里感觉有点儿敷衍。
就是总体看下来,也没有看到一个真正的后续。
这个剧本到底在现实生活中怎么样了?没拍出来就没拍出来,直接当废稿就行了,最后安排的结局竟然是成为展览品了。
可能这么安排,也是剧本的一种理想状态。
这部影片,没演出有商业价值的剧本是什么,即甲方想要怎样的剧本;也没有给受挫后的编剧二人组一个反转。
就挺尬的。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