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家的一亩田院

九耕狐:对不起,妈妈!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

2018-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九耕狐

最近一档电视栏目火了。“有一个人,他十项全能什么都好,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初一学生袁璟颐和学霸本尊吴迪的联手“吐槽”让“别人家的孩子”迅速成为了观众热议的焦点。袁璟颐哭喊着吐槽妈妈的反应让我为之心疼,反观妈妈的反应,却让我为这位妈妈感到羞愧。

这个吐槽妈妈的小女孩,活泼开朗,站在台上也毫不怯场,即使妈妈在台下一步步紧逼,她还是逻辑十分清楚,只有当女孩请求妈妈能不能看下她的努力与闪光点时,哭着落泪了。我不知道此时她的内心是有多委屈,但一定很渴望妈妈能够鼓励她一下。

而此刻妈妈却说如果不打击她一下,可能就会有点飘。

当妈妈说出这句话时,我为这名女孩感到心疼。妈妈的言语和女孩的坦诚、理智相比,反而是作为成年人的妈妈,显得固步自封。

1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从小被支配的恐惧就是听到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在年少时被比来比去是所有青少年避犹不及却又避无可避的“一道坎”。成年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在长大以后会感谢他们的,而大部分的中国父母,都不是别人家的家长,却要求自己的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

有个朋友,在微博里述说着:“别人家的孩子,永远是别人家的孩子,我为什么要和别人做比较,你对我一无所知,我的努力、我的痛苦、你永远都看不到,我的学校生活你永远都不关心,你只会为我安排人生,可你从未关心过我的想法,我也从未喜欢过那个人生,没错,我也有错,可是你只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未站到我的角度上去考虑,你知道我的压力有多大吗?”而且有个小细节,她选择了在微博上发泄,而不是在朋友圈。我也不知该如何安慰,只能告诉她:“加油吧,未来的生活还很长。”

但我内心的想法却是23岁想得到3岁想得到的玩具,63岁得到23岁的爱情,得到的快乐永远比在正确的时间少了很多,作为成年人的父母怎么就会不明白呢?

2

对自家的孩子横眉冷眼、吹毛求疵,对别人家的孩子充满宽容和赞许,这是很多中国父母的通病。

一个朋友对我说,从小自卑的原因是父母对她态度永远是认为她不如别人,即使她现在在我看来 真的很优秀。

她说,在和邻居哥哥一起画画时,妈妈会说,邻居哥哥的画画的这么好看,怎么你画的这么难看呀?你看,弟弟这么小,都能跳这么高,你这么就不能?人家都能考100分,怎么你就只能考95分?她说,类似这样的话,从小不知道听了多少,越是不想听,却总是频繁的出现。

我很疑惑,为什么,别人能跑能跳,是儿童敏感期成长期的任务不同,为什么么在承认的认知里,就变成了责备孩子的理由了呢?也许这是成年人的无心之举,也就是随口说说,但在孩童的认知世界里,这就是对他们的否定。不论身处何境,影响孩子一辈子的起点,永远是父母

弗洛伊德的补偿理论认为,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事实上,很多家长内心深处并不是真的对别人家的孩子爱不释手。很多时候只是希望给孩子创造一种竞争的氛围,让他们能感受到危机,并且见贤思齐焉地将别人家的“完美小孩”当作榜样,不断自省、提升自己。

可这时候家长的一句不经意的调侃、抱怨,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一根深深扎进他们心里的刺,虽不会致命,但随着孩子的成长,这根刺会越陷越深,疼痛不已。

3

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本身带着和别的孩子比较的意思。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拿别人的长处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只会增加孩子的自卑感与挫败感。

不要再说什么我这是为了孩子好。请你仔细想想,拿别人孩子来贬低自己的孩子有什么好处?

父母如果能给孩子多一些赞许和关爱,让孩子感受到“被喜欢”,那么他今后的人生都会充满好运。要想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首先让自己成为“别人家的家长”。现在开始,放弃盲目的攀比,蹲下来抱抱他、亲亲他,告诉他:你爱他,只因为他是你独一无二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很优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