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情商”朴树又上热搜,你还是误解了他

2018-11-24  本文已影响325人  谈心社

社长看了综艺《奇遇人生》,嘉宾是朴树。

《奇遇人生》截图

朴树?我的第一反应是……最近他是缺钱了吗?

一个是永远完成不了旅行计划的慢综艺,一个是热搜体质的朴树。

带着点好奇,我看了一场大段的“尬聊现场”。(无聊的时候,多看看朴树的腿吧)

《奇遇人生》截图

阿雅见到朴树的第一面,是在机场。

年初因为想散心接下节目组的邀请,现在的朴树却明显表现出抗拒:我好后悔。不想出去玩,就想待在家里。

阿雅:……

《奇遇人生》截图

为缓解尴尬,阿雅表示对路边的古董车很感兴趣。

朴树说:“我对车没有兴趣。一点兴趣都没有”。

看画?

朴树说:“我对画接收(感觉)不到”。

见格瓦拉的小儿子。

朴树说:我跟这哥们儿有什么好聊的?

骑摩托车?

朴树说:不是我爱干的事。

那你到底是想干嘛?

朴树说:我就想在房间里做瑜伽,或者坐在那儿,就呼吸。

被说“情商”的朴树,或许只是不会掩饰自己真实情绪,但可以看得出,他是在乎别人感受的。

他对着摄像头认真地说:

1.  尽管我很不舒服;

2.  但因为阿雅非常好,她非常替我考虑;

3.  所以,我会认真录完这个节目。

 《奇遇人生》截图

印象中,朴树一直是冷酷轻狂的形象,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他。

1

看着呛

其实是个柔软的人

这并不是朴树第一次在镜头面前表现出抗拒。

之前,朴树曾因反对假唱,想要逃掉春晚。

公司负责人对朴树说:你让所有人的努力付诸东流。

因为这句话,他又自己回来了。

在歌坛,他一直是一个异类。

在上海“华语榜颁奖典礼”上,朴树摔过奖杯。

 2003上海“华语榜颁奖典礼”上,板着脸不开心的朴树

他不会说话,甚至也不怎么喜欢说话。

2003年,朴树参加“第四届金鹰节”的直播。

主持人问: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朴树答:离开这个节目现场。

隔了这么久,还能感受到现场的尴尬。

登台演出,朴树面对热情的歌迷,从不说“来,大家跟我一起唱”的客套话。

他总是唱完就离场,一点儿也不留恋舞台和粉丝。

似乎冷淡才是朴树的风格。

最严重的时候,是他生病的那几年。

在外拍戏的妻子吴晓敏给他打电话:“你好吗?”

对面不说话。

逼得急了,就直接说:“我不想说话。”

过了5年,吴晓敏才能逐渐得到回复,“我很好。”“你呢?”“你也要好好的啊。”

妻子默默接受了朴树的冷淡,他就像是一块慢慢暖热的石头。

这样的朴树,却在北京租的房子里,养着两只小狗。

一只12岁的金毛,叫小象;一只7岁的阿拉斯加,叫大海。

在朴树最封闭的那段时间,这两只狗就这么陪着他。

《鲁豫有约》截图

朴树并不喜欢小狗,可养着养着,就养出感情。

有段时间,小象心脏问题要动手术,朴树做了个梦,半夜两点,哭醒了。

到了真正要进手术室的那天,朴树又哭了。

 “那会儿我真希望,是我从手术室抬出来的,因为我觉得狗跟人不一样,就是人在痛苦里面可以学习到东西,但是我觉得痛苦对于狗来说只是痛苦。”

他其实是个内心柔软的人。

在妻子眼里,朴树总是会打电话给父母,对他们说 “我很好,不用担心”。

尽管他不开心,自我封闭,甚至停止一切社交,可以整个月待在房间里。他却拼命告诉身边的人,我很好。

甚至愿意去改变自己的封闭。

“其实我不想做一个封闭的人,而且在我最封闭的时候,都特别清楚:人,有他的社会角色,应该是开放的。”

在北京的家门口,朴树挂上了红灯笼和春联,他说:“我想让这里有一些生活气息。”

2018年年初,朴树在后海街头,挥挥手,唱起了《猎户星座》。

你还记得吗 那时的夜晚

是如何降临的

什么都不说 像来自天空

轻如指尖的触痛

你是否得到了 期待的人生

梦里的海潮声

他说:“我想唱给那些早出晚归的人们,那些生活特别艰辛的人们。”

2

朴树单纯?

不,他又狂又世俗

有人说朴树很单纯。

但单纯,并不足以概括朴树。

他有自己的狂妄和世俗。

朴树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打小在北大家属院里长大。

高中时,为了父母,朴树考上了首都师范大学。可这大学,他压根不愿去读。他把通知书放到父母面前:“我是为你们考的,不去了啊。”

大二的朴树退学后,写了点歌。母亲问他:你要不要出去端个盘子?打打工?

朴树才意识到:哦,要赚钱了。

1996年,他去见高晓松,想靠卖歌赚钱。第一次见面,朴树就觉得,自己太菜了。

“听他一说话就把我喷晕了,我觉得(原来)还有这么有才华的人,读过这么多书的人,一下就觉得慌了你知道吗?就是这个世界有好多稀奇古怪的人,很多很厉害的人,就是觉得你狗屁都不是。”

年少的骄傲,破碎地如此迅速。

写歌,吃完饭再自己回听,简直是狗屎。就连在演唱会上的自己,他都不想再回看,简直是太差了,太紧张了。

“排练特好,演出完蛋。”这是调音师对朴树的评价,也是朴树对自己的评价。

在朴树的工作室里,一首歌反反复复调几个小时,是常态。

即便绝大多数人根本听不出区别,朴树却过不了自己这关

因为太追求完美,常常造成拖延。

2015年说好的新专辑,拖延了;

2017年对歌词不满意,《好好地II》上海/杭州站演唱会延期了;

2017年4月,因为对专辑后期制作不满意,“朴树哭了”,上了热搜。

他口口声声说,我是个没有故事性的人。

不见得。

1999年,朴树第一张专辑《我去 2000 年》发行。唱着“快来吧奔腾电脑, 让它们代替我来思考”,作为新歌手的他,红了。

2000年,他上了春晚,唱的是《白桦林》。

他拍电影《那时花开》,戏外和周迅恋爱,又闪电般结束。

《那时花开》剧照

2003年,韩寒21岁,郭敬明20岁,他们在电台中回答“最喜欢的歌手”时,都选择了朴树。

2005年,他和演员吴晓敏结婚了。

之后,就是长达9年的沉寂。

直到2014年,韩寒的电影主题曲——《平凡的路》,让他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

有人说,朴树很清高,视金钱如粪土。

音乐制作人张亚东劝朴树出专辑赚钱。

朴树反问:为什么要赚钱?

但其实,曾经,朴树的内心深处,也同样渴望名利。

在大红的千禧年,朴树走穴演出,赚了钱就去踢球、玩乐,在后海的酒吧跟朋友喝酒。

名利所带来的满足感来得那么快,又那么短,朴树又陷入焦虑中。

甚至在离开舞台后的前几年,他还在担忧:如果别人把他忘掉,那是怎样的感觉?是不平衡。

朴树也许并没有强烈的赚钱的心,但也明白钱是个好东西。

他可以给患胰腺癌的吉他手治病,可以捐款去建学校。

朴树有个经纪人叫小健,因为穷,有段时间靠卖二手车维持生计。

有了钱,至少,朴树能好好养活一个十几人的团队。

他还可以给团队的工作人员换苹果手机,尽管他自己用诺基亚。

朴树与经纪人小建

所以,在《跨界歌王》中,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要上这个节目,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最近很需要钱。

《跨界歌王》截图

在《鲁豫有约》中,他指着身后漂亮的房子说:这个房子,是我“唯一的幻想”。(那个时候,他还在为房租发愁)

《鲁豫有约》截图

末了,朴树说,趁着这几年状态好一点,出去赚点钱。

朴树谈钱了,他世俗了。

可很多人却说,更爱他了。

他狂妄而青涩时,有人爱唱他的“十八岁是天堂,我们的生活甜得像糖”。

他如今44岁了,有人喜欢哼 “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3

很多人爱他

正如爱过去或未成为的自己

高晓松说:朴树,是燃烧自己的艺术家。

24岁的朴树是迷茫而不认命的,他敏感、焦躁,试图去抓住一些东西……他在歌词里吟唱自己。

不知道为什么不走,说不清留恋些什么,

在这儿每天我除了衰老以外无事可做……

——《妈妈,我…》

隔壁老张对我讲,年轻时我和你一样狂。

天不怕,地不怕,大碗喝酒,大块地吃肉。

后来摔了跟斗,老了,就变得谨小与甚微

——《活着》

我曾以为我会永远

守在她身旁

今天我们已经离去

在人海茫茫

——《那些花儿》

在创作中的朴树,完全把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歌里,而忽略枕边人。

《奇遇人生》录制中,朴树爆料:三年前春节(2015年)我媳妇跟我说,咱们分手吧,别这么自我消耗了。

《奇遇人生》截图

2014年,妻子吴晓敏在采访中说:常常分居,是我们婚姻的保鲜秘籍。

再往前看,2012年,吴晓敏在微博示爱:“小朴!我记得曾经有记者问我,‘嫁给小朴你累不累’,我说挺美的呀!如果现在还有记者这么问我,我还是会这么说!你说你想成为更好的人,但却找不到和世界 交流的方式,但我要告诉你,这没关系,hey!亲爱的,我一直在你身边!”

过了好几天,朴树才从朋友那儿得知这条微博。

疏离,是这对夫妻相处多年的状态。

图片来源:lens

朴树并不完美。

他像一颗拼命发光的孤独的星星,努力之后发现,其他星星还是离他那么远。

而很多人爱他,正是因为他的真实、不完美。

千禧年,听他歌的人多是少年;2018年,曾经听歌的人多少已向生活低头。

而一回头,朴树一如当时模样,唱着自己的《清白之年》。

是不是生活太艰难

还是活色生香

我们都遍体鳞伤

也慢慢坏了心肠

你得到你想要的吗?

回过头来,朴树说:“我觉得36岁变成另一个人,从零岁开始成长。至今没有变成最终的那个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如妻子说离婚,朴树回的三个字:会好的

我曾经拥有着的一切

转眼都飘散如烟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

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平凡之路》

有很多人固化自己,丧失重头再来的勇气,重听这首歌时,又想起当初死磕的自己。

我爱这艰难又拼尽了全力的每一天

我会怀念所有的这些曲折

——《空帆船》

很多人爱朴树,是因为他的坚持,他的勇气,甚至他那脆弱又拼命燃烧的自我。

因为那里藏着的,是很多人过去的或是放弃成为的自己。

那个不对世俗妥协的,敏感又脆弱的你。

给文章点个赞,如果你也喜欢这样的朴树。

参考文献:

[1]陈涛.朴树,在别处[J]. 中国新闻周刊, 2012

[2]海欣.朴树: “一个人,没有同类” [J].《齐鲁周刊》 , 2015

[3]黄依凡.朴树妻子吴晓敏:爱他就让他做自己 [J].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4

[3]曾庆洋.我为朴树担忧[J].黄金时代 (学生族),2006

[4]王翔.中国“民谣—摇滚”中“青年主体”的流变(1986-2013)[D].上海大学文学院,2014

[5]鲁豫有约:朴树|相信我老的时候,会变成一个可爱的老头儿

[6]高晓松自述电影《那时花开》 [DB/OL].新浪娱乐,1999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