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看过和点开过的

司马迁为何写《货殖列传》

2020-01-05  本文已影响0人  灿烂jx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货殖列传》中的一句话。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肯定“正当获取物质利益的行为是正确行为”,并且也是将其写进史书的第一人。

司马迁为何要在《史记》中写下《货殖列传》?

听我细细道来。

司马迁因受“李陵之祸”牵连,被龙颜大怒的汉武帝罢黜史官之职并送入死牢。

西汉对于死刑的做法有三种:一是接受死刑,直接赴死;二是拿钱财抵罪买命;三是接受腐刑,即用宫刑来换取保全性命。

从中不难看出,在那个时代,金钱和财富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人的生命,男性生殖系统也与人的生命等同。

接受腐刑,就意味着从此将不再被所处的那个时代和那个社会阶层所接纳认同。

对于男人,腐刑甚至是比失去生命更可怕的刑罚。

司马迁受宫刑时已经47岁,写作《史记》也有很长时间。

为了《史记》,他不想死。

但是,司马迁虽然是在皇帝身边为官,不过史官却是一个低收入的清贫职务,无论如何也拿不出那么多钱财来换取自己的性命。

为了《史记》,司马迁接受了比赴死还要煎熬的宫刑。

他在给自己好朋友任安的一封长信中,有如下几句话,说出了他在接受宫刑后内心极度痛苦的状态。

“诟莫大于宫刑”。“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腹中肠子每日多次回转,坐在家中,精神恍忽,好象丢了魂魄;出门则不知道往哪里去。每当想到这件耻辱的事,冷汗没有不从脊背上冒出来而沾湿衣衫的。

从此,汉武帝身边的史官司马迁死去了,一个全新的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诞生了!

正因为司马迁拿不出钱来换命,才让他在接受宫刑后深度思考出物质财富的重要性,也就有了《史记》中重要的一篇列传。

《货殖列传》中,收录了一句谚语:千金之子,不死於市。

这是司马迁多么痛苦的领悟啊!


后续会讲“李陵之祸”的来龙去脉,还会讲司马迁与任安的故事。

如果这是令您感兴趣的话题,敬请关注。

致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