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读书幻灵羽燕

奇葩自由来处——从《社会心理学》看网文

2023-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慕闲

作为一个看了十几年网文的老书虫,看到这本《社会心理学》的时候,颇有几分豁然开朗的感觉。

当然这本《社会心理学》和网文无关,而是正儿八经的社会心理学教材。

该书问世已经30多年了,现在看到的是最新第10版。

作者埃略特·阿伦森是美国心理学会历史上唯一一位包揽了三项大奖的社会心理学家。他和同样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尔逊和萨默斯一起,重新修订了第十版《社会心理学》,增加了最新研究成果和一些新的素材内容。

中文版则由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侯玉波领衔进行翻译。

本书的学术性毋庸置疑,但我在看的过程当中,却总是忍不住想到了网文中的奇葩形象。

1.虐恋情深的合理性

作为网文中的一大套路,虐恋情深也很受读者欢迎。在主角互相折磨的同时,我们一边吐槽主角是不是有受虐倾向,一边又为这样的爱情而感动。

然而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这居然是有内在合理性的。

因为“当我们爱上一个自己曾经痛恨的人时,这份爱将比我们没有恨过对方的时候更强烈。”

所以,在恨这种强烈的感情烘托下,才能显得爱得更深么?

2.自说自话的霸道总裁

“女人,你的欲擒故纵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

啧啧,看看这霸道总裁的味儿,油腻感油然而生。

在网文中,总有这样一些自说自话的霸道总裁,永远听不懂别人的拒绝。

在他们的大脑中,一定有一个自动转换器,可以把外界接收的信息全部转化为他想要的信息,如果出现和他的意愿相违背的信息,不用担心,反正他只听他想听的,不想听的换个说法变成想听的即可。

于是我们看着主角一次次的拒绝,可他永远听不懂拒绝,在他看来只有欲拒还迎,别人的痛苦绝望通通看不到。

在我们愤慨地希望他赶紧下线的同时,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这是他的解读出了问题。

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一个人做出反应的根据是他认为别人会有何种知觉、感受和想法。而不仅仅是他人可能会采取的举动。”

然而这种认为可能和实际差之千里,错误的解读将会导致反应的错误。

而自说自话的霸道总裁就是解读错误的典型范例。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没错,就是这个味了。

3.名字的暗示

小说中没少见名字叫“胜男”的女主,看到这个名字,先不管小说内容如何,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女主一定很独立、很强势,或者她的父母希望她很强势。

哪怕最后看完小说发现女主其实温温柔柔,惹人怜惜,也只会觉得名字和本人有很大的反差萌,好可爱。

这就是名字给人带来的具有倾向性的暗示。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还会让人想到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毕竟小说人物的塑造也是依托于人性的考量。

最后,来说一说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书里有一个比喻形象至极,如果说人格心理学是鱼,社会学是水,那么社会心理学就是鱼在水中这个整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