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疯子》(纪伯伦)
—1—
《疯子》是收录在《纪伯伦散文诗全集》中的寓言性很强的名篇。
作者纪·哈·纪伯伦(1883年1月6日——1931年4月10日)是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之一。
—2—
我在疯人院的花园里遇到了一个青年,面容苍白、秀丽,可又充满诧异的神色。
我坐在长凳上他的身边,我开口道:“你为什么在这儿?”
他惊讶地瞧着我,然后说道:“这是个不礼貌的问题,不过我还是要回答你。我的父亲要我成为同他一模一样的人,我叔父也指望我同他一个模样。我的母亲但愿我活像她那大名鼎鼎的父亲。我的姐姐以为她那航海的丈夫是个十全十美的榜样,要我亦步亦趋地学他。我的哥哥认为我应该像他一样当个运动员。
我的老师亦然如此,要我成为哲学博士,音乐大师和逻辑学家,他们也都是坚决的,每个人都只要我成为他的尊容在镜子里的反映。
“所以我就到这个地方来了。我觉得这儿疯人院倒比较神志清醒。至少,我可以成为我自己。”
社会发展了,我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也过分“重视”教育。这些年为了躲避高考,临近高考几个月前突然决定出国留学的学生增多。弄的家长措手不及,留学中介机构挣得盆满钵满。
每一个人出于善意,或者出于虚荣,都逼着孩子出类拔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许本无错,可是谁关心孩子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于是,那青年突然向我转过脸来,问道:“可是请你告诉我,难道你也是
被教育和善意的忠告赶到疯人院来的吗?”
我回答道:“不,我是个访问者。”
那青年便说:“噢,有的人就住在墙壁那一边的疯人院里,原来你就是其中之一啊。”
多少个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人生梦想强加于孩子身上,让孩子喘不上气。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十分有限,一点的事情离家出走、跳楼自杀,情何以堪?
这些现象是否跟文章中提到的疯子的故事有相似之处?
—3—
经济条件略好的家庭甚至为了孩子的教育,移民国外,父亲在国内挣钱提供生活费和学费,母亲在国外陪读孩子。父母长期分居,导致离婚的家庭也不少。我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法国都见过这样的中国家庭。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很快乐、很优秀、懂得感恩、对社会有用吗?
还有一种现象,每年有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禁不住压力,自杀的也不少。去年在河北某大学当教授的同学在大学同学群里说一个月内他们大学有两个本科生跳楼自杀,其中一个还是他同事的孩子。
那位悲伤的母亲本来希望孩子本科毕业后到美国读研读博,这下人都不在了,还读什么?
人活着本不易,我们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是为了过上更快乐、更幸福的生活。但是这样的结果完全是南辕北辙,物极必反。
教育的本意或者初衷是让人明事理,给人以启发,懂感恩,自食其力,给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学会思考,让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是,现在时代进步了,新型的“疯子”越来越多,令人痛心,令人深思。
这是怎么了?是我们的社会病了?还是我们的心病了?亦或我们的欲望太强烈、太旺盛了?
希望以后,文中提到的“疯子”越来越少,教育回归到本初的样子。孩子们快乐上学,家长们以身作则,老师们因材施教,社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