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让京瓷哲学鲜活的唯一方式

2020-07-01  本文已影响0人  山东求是达明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之初就与实践密不可分。管理学的先行者泰勒和亨利·法约尔都是在多年工厂管理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方法和理论,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直接提出“管理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管理是一种实践”的省世之言。

       而稻盛和夫先生的经营哲学——京瓷哲学,更是一种脱胎于实践的经营理念。

       近些年来,捧读《京瓷哲学》的经营者越来越众,希望可以从中获得让企业永葆活力的诀窍法门。可这些经营者在京瓷哲学的捧读中获得的收获不尽相同,且大部分没能取得预期的结果。那我们是否真正了解“京瓷哲学”是什么?又应该以何种方式学习京瓷哲学?或许我们应该从重新回忆一下京瓷哲学的诞生开始。,

       诞生于实践的京瓷哲学

       稻盛先生自创建京瓷以来,不断的把自己在工作和学习中获得的感悟给员工们分享、讲解,并一起在实际工作中实践。长期积累下来,形成了逐渐清晰的理念和准则,最终转化为现在的京瓷哲学。

       稻盛先生本来是为了逃避令人烦恼的现实才不得不潜心于研究,正是在排除一切杂念,专注于一项研究的时候,感觉到了自己的人生观在心里萌动,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了经营的哲学。所谓的哲学不是理念化、空洞化的,而是来源于刻苦专研的工作现场。“京瓷哲学”不是知识、不是文字,而是实践的哲学,必须行动才能产生能量,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会哲学的魅力,也只有在行动中才能萌动出属于自身的哲学。

       学生时代连校服也买不起,不会说普通话,关西话更是一句也听不懂,只懂些技术,管理一窍不通,这样的人能经营好一家企业吗?如何才能经营好一家企业?如何把员工们团结在一起?当时的稻盛先生苦恼不已。但当时的稻盛先生并没有纠结于此,而是想到了更高维度的用理念和思想指导经营,开展行动。即“作为经营者,如果我自己缺乏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人生观,就很难吸引大家,带动大家。要想经营企业,经营出色,经营者必须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人生观以及认知境界,同时与全体伙伴共有这种思想”。

       任何的管理理念、体系以及经营哲学,都有其诞生的背景和基础条件,要使其发挥作用,一定要将这些理念或者哲学转化为自己的理念或哲学,这是最为困难的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相信“相信”的力量

       任何哲学的实践都不是读读书就可以轻松实现的,都会伴随着非常真切的痛苦以及反复。要想克服这些问题,只有对经营哲学抱有足够的信念,才能在实践经营哲学的荆棘之路上笃定前行,才会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

       京瓷哲学在京瓷的推行也并非一帆风顺,开始很多伙伴反对,但是稻盛先生即使与他们断绝缘分都要全体员工接受“京瓷哲学”。需要拥有什么样的哲学是由组织准备攀登什么样的山峰决定的(创办企业的目的和目标),不同的人生目标,企业目标需要的哲学不经相同。依靠这种哲学,全体员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结果就是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只要公司发展壮大了,大家对哲学的认同度就高了。

       让全体员工拥有“京瓷哲学”的实质目的是为全体伙伴注入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经营观,保障组织永续安定经营。本质目的是保障以经营者为代表的全体伙伴物心幸福,为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只有确信了经营哲学的目的,才可以在面对各种不认同,面对各种阻力的时候遵守经营哲学的判断基准,做出利于公司长期利益的判断,才能确保公司的永续安定经营。

       切忌只是当成“教条”的诵读

       假设我们真的读懂了京瓷哲学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实践?

       在我所接触的学习京瓷哲学的企业中,最普遍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员工进行诵读,也有一部分企业诵读之余也会让员工分享一下心得体会,或者请些讲师过来培训京瓷哲学的知识,并结合一些实际的活动来开展,但最终达到预期效果的却非常寥寥。

       曾经在京瓷工作15年,负责阿米巴经营对外开拓传播工作30余年的藤井敏辉老师,在其课程讲解中向我们展示了京瓷公司学习京瓷哲学的实际做法。

       首先是需要学习,不一定要集体诵读,可以是任何方式的学习,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即可。重要的是学习之后如何实践?员工可以将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工作,做出自己的计划,而上级可以根据实情给予点评,帮助其理解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员工的计划和行动是在员工自己的价值观指导下做出的,而不是强行要求,这点非常重要,这是确保哲学可以入心的前提条件。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京瓷学习的内容是稻盛先生几十年的演讲资料或者感悟心得,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不断更新的思想。所以京瓷的经营哲学绝不止现在这本《京瓷哲学》中的78条,也绝不是固定不变的固化理念;而我们自己企业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所以经营哲学更不一定是这些条目,也不应该只是这78条。京瓷哲学教会我们的应该是如何思考及如何实践,而不只是78条固化的理念。

       稻盛塾长的教诲

       稻盛先生建立盛和塾是为了帮助更多的企业家实现永续安定的经营。而很多企业家对于反复学习哲学产生反感,并没有领会京瓷哲学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稻盛塾长在一次塾生大会中发表了关于实践经营哲学的观点。

稻盛先生首先阐明,一定要在经营的现场实践哲学。稻盛先生指出,有的企业加入盛和塾,企业没有进步这是不对的。没有进步的原因在于:只是把哲学的词汇当作教条输入到头脑当中,却没有在实践中使用,哲学跟实际工作分离,仅仅把哲学作为理论,作为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在头脑里理解,而不把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样是不行的。实际工作需要哲学,必须用哲学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经营哲学中,有许多关于费用最小化,关于损益表的内容。必须看着损益表来经营企业。真正按照哲学来经营企业,企业不可能不优秀。在稻盛先生看来,经营其实很简单,经营者是不是认真的,拼命的,有意识的在实践中运用哲学来经营企业,这是成败的关键。 “哲学、哲学”像念经一样喋喋不休讲哲学,并不能把经营搞好,只有把哲学转换为数字,哲学才能血肉化,把哲学转化为实践才叫经营。

       现在很多管理者,乐享着那种沉浸于看数据、做模型、写报告的所谓精英工作状态。但是这种华丽的工作结果却并非向预想的那样,往往是什么都没有改变。其道理很简单,就像杰弗里普菲弗教授所说的“决策本身并不能改变现状”。不亲临现场,不静心实践,结果只能停留在预想之中。德鲁克认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经营哲学也是一样,让经营哲学鲜活起来的唯一办法就是实践和成果。

       孙子曰:“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要“因地而制流,因敌而变化”。虽然企业管理理论是相通的,但是每个企业的状况有着很大的区别,不去研究企业的实际状况,一味教条的学习别人实践出来的理念和哲学,只能事与愿违,务必以需求为目标和指引,活学活用。(求是达明 巩相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