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都是恋家的孩子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在我的人生字典出现的重量越来越被重视!或是因为回忆,或是因为想念,或是因为单单这个“家”的字眼的出现……

(一)
记事起,小时候由爷爷奶奶带着长大,无忧无虑的生活在粮食果实与泥土之中,甚是享受!
上学时父母带着妹妹回了家,从此不再是家里的独宠。
爷爷会说“你看看你妹妹,吃的多快呀!”,“你妹妹学东西好快呀!”,“多乖呀!”。
奶奶会带着妹妹去转小街小巷,讲奶奶这一辈的故事,就连街坊邻居也会夸妹妹又可爱又聪明,还会不少手工。
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并提不上喜欢或者讨厌,只是觉得自己不受宠,得不到言语的奖励,也只能看着她们欢笑。心里委屈却依旧替妹妹补作业,因为作业没写完老师是要打手心的。
她一撒娇我就背黑锅!慢慢长大就会觉得家人偏心,凡事和妹妹对着玩。不知是自己想太多还是真的有讨厌过妹妹,我开始逃避她。越觉得委屈,越想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家,想想自己离开后还能看看大城市,自然越走越远最好!
这是我第一次想离开家,因家人关系,自己委屈而出现的想法。现在想想还挺幼稚的。
(二)
然而,机会来临时我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因学校远不得不留宿让我觉得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实现。住宿后几个星期甚至是前几个月依旧觉得远离家真好。和朋友同学一起的时候聊的越嗨越没有想回家的感觉,当家人打电话过来也是敷衍了事,不知道自己是真不想回家还是自由的心还没有得到回去的念想,对家真的没有很强的欲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在学校偶尔生病请假通知家长时莫名的想哭。我一时慌了,怕家人担心。原来我也怕家人啊,心里一念想,真好。
一打通家人几句关心的话语容易让眼泪从眼而出。原来最依赖最需要的是你们。当然,一个人偶尔无聊发呆也会想家。
原来,自己想着远离的地方也是自己想依靠的地方。

(三)
慢慢迈向社会的时候,第一份工作是帮亲戚打工。早上五点多起床晚上八点才吃晚饭,忙碌的日子头脑也没时间去想家,也因为出来工作和家里的联系更少了。
偶尔打来的电话也挺晚的,加上没什么话想说很快的就结束了对话。
那时看看手机通讯录才发现再多的人,常联系并且主动打电话最多的还是家人,可是我最不了解的也是家人!
第一次出门打工什么药物都没带,将近快回家的时候手出现了类似过敏的痘痘,痒!手不自觉的挠。加上工作时间有点久流水线般的日子我想辞职,所以没处理回家再说!
带着不多不少的行李回家那一刻,心情真的特别好,很是期待快点回到家里。
虽然知道回家面临的是“辞职问候”,心里有些心虚和害怕回答,但路上的我心情却一路都不错。
想到即将到家嘴角会上扬脑海真的会想起点点之前的美好回忆,即使是一个物品也是你微笑的理由。
下车后打电话叫家人来接我,家人在路上也叨叨念几句后就没说话了。到家后先是奶奶问起手,然后一家人就把我围住看看手问问情况,一边说多大的人了也不会照顾自己,一边拉着我要去看医生。甚是感动。
对了,弟弟还藏了一瓶娃哈哈要留给我,要知道那时的我真的真的很感动。千言万语也说不清的爱,就在家这里。
回家后母亲自然更忙碌了,爷爷摘回来的新鲜菜成了迎接我回来的美食;好久没坐在一起说的家常话成了我们之间的蜜糖。忙东忙西回了我一句“刚回来歇会。”
瞬间,心里所有的不安都停了,丝丝羞愧涌上心头。家人打小就告诉我要做个听话的孩子,一直为我们操心费神。而我,简简单单的工作都没坚持下去!
一直是他们在付出,我也慢慢得到了他们付出汗水后所需要的生活。但自己却不以为然,认为理所应当!
内心小声笑自己“真笨!”
(四)
从没给家人过过节日,一来是家里没这个习惯,二来是我也不了解家人的所需所想。每次过节时听到朋友议论礼物时,我也想:我可以送你们吗?也怕被嫌弃又乱花钱还不接受。于是心里念了好久的礼物和话语都没说,我想以后当面说!
“游子身在外,父母把儿念。不怕儿赚钱少,只叹儿工作累。”家人都这样,想的永远都是我们。
突然好想家,因为家里有你在,我才回家。
想回家陪你,又怕你嫌弃我,让我出去看看世界;
想一直照顾你,又怕到头来都是你在照顾我,忽视了自身。
原来,我们都是恋家的孩子。因为有家,所以一直没长大;因为没长大,所以一直都依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