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亿拖到了40亿,《哪吒》都传达了些什么?
从看完《哪吒之魔童降世》后就想写一篇东西,但是拖着拖着,两周的时间过去了,还没有写完一个影评,就这样从14亿拖到了40亿,这可能就是典型的现代人的一个通病:思想和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28888/0fb8ab07365cb220.png)
废话少说,转入正题,之所以想写一写,主要是这部电影很优秀,很棒,值得你去观看,甚至是二刷。在一定意义上它代表着国漫正在慢慢的成长起来,甚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标准。国漫一直以来给人们的都是差,低质的印象,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大圣》《大鱼海棠》《哪吒》等一系列优秀作品的出现,正在慢慢打破从前的这种认知,仿佛在告诉观众们国漫可以的,国漫也能够很强,虽然现在国漫距离日漫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哪吒》的上映也让我们看到了国漫的崛起和进步,电影中向观众们传达了不少的内容,以下是本人的几点拙见:
一是教育。哪吒天生就被视为恶丸,是妖怪,所以一生下来就天注定不是一个好东西,也就注定会饱受陈塘关百姓们的害怕恐惧疏远,但是作为哪吒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讨厌放弃这个孩子,而是一直教他向善,一直给他树立正确的成长观,也正是因为李靖夫妇的努力,在后边剧情中哪吒魔化以后还存有理智,甚至在最后一刻去守护那些曾疏远过他的乡亲们。同时在剧情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世间父爱母爱的伟大,为了给孩子过生日宴,为了孩子能够活下来的一丝希望,李靖甚至放下一个男人的尊严去给各家磕头希望大家能够到场祝贺,为了那么一丝希望,愿意替哪吒受劫。我想这正是现代社会家长们应该从中学到的,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动作,甚至家长的价值观无形当中也会给孩子带来影响,好的教育并不是让他好好学习或者说挣大钱有出息,而是要先教会他做人,不仅教会孩子如何做人,自己也要做个好人。
二是成见。影片当中备受成见之害的有三个,分别是哪吒、申公豹、龙王。且不谈申公豹和龙王自身存在的问题,但是他们自认为的受成见之害却也是社会当中存在的现象,申公豹、龙王甚至是哪吒都因为自己是妖精的身份受到了人们的疏远抵制,申公豹在影片中说到的“人心中的成见就像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有没有让你心底一痛。现实生活中何尝不是这样,在一些企业招聘中,即使现在实现男女平等,但是职场性别歧视还是存在的,即使都是大学毕业,有些企业就认为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比普通大学的学生强,这何尝不是成见惹下的祸根。哪吒是因为有父母的纠正才没有走上弯路,那申公豹龙王之流不正是因为成见所害而走上歧路。我们生而为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观,但是请未来的生活少一些有色眼镜去看一些人一类人,少一些成见多一些善良,这个世界终究还是光明的地方多。
三是信念。一个人的信念是支撑这个人走下去的巨大动力,哪吒曾在影片中和敖丙说到“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道理”,他也曾说道“生而为魔,那又如何,如果命运不公,我便和它斗到底”,正是在这样的信念下,哪吒最后站出来和天斗,和命运斗,永不服输。希望那些现在还在抱怨命运不公、生活艰难的人们,不要轻言放弃,咬咬牙坚持坚持,其实有的时候你想想比你惨的人多的是,你比他们好太多,比你优秀的人也有他们也在努力,那你为什么不努力,希望每个人都能在最艰难的那段时间挺过去,即使再难再累再苦,也要挺过去。
对于影片呢,自己的一些见解到此结束,拖了两周的这个内容也终于写了出来。对于任何一件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