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散文想法

网络用语反应的是现实问题

2021-01-09  本文已影响0人  青年尼采

以90、95、00后一代年轻人为主的思潮正在以全新的方式发展。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戏谑的口号充满了对现实的嘲讽和范围剥削的无奈。

“做题家”一词的是对教育体系的无情嘲讽,做题专家干啥啥不行,做题第一名。

虽然这些新鲜网络词汇有玩趣、戏谑的色彩,但是它们反应的问题却是早已存在的,这意味着30岁以下的年轻一代早已开始思考社会问题,并且已经形成大规模思潮,最终形成了广泛流传的网络用语,所表达的内容依旧,但是换了一种形式。

这主要反应的其实是一个问题:就业难。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反应了部分毕业生从学校到社会,进入企业体系的不适,这不是单个人的感受,也不是社会原因,追根溯源,是因为非公经济的本质是剥削,打工人产生不适感,发表社会声音,这是客观必然的。

“做题家”反应了通过大学毕业的学生的真实心态,很多学生从学校到进入社会岗位工作会发现,初中之后的知识几乎百分之99不会用到,于是他们反思,学那么多知识,做那么多题,终究成为一个“做题家”,找不到工作,没有实用之处,那么上学到底目的何在?仅仅为了一纸文凭吗?这反应了教育脱离现实生产的问题,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学习,忽视了生产实践的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