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媒介环境学参考书目

2020-10-04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个翻书号

哈罗德·伊尼斯(Harold Innis)

《帝国与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传播的偏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变化中的时间观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7

汤文辉:《媒介与文明:哈罗德·英尼斯的现代西方文明批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

《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谷登堡星汉璀璨:印刷文明的诞生》,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

《媒介即按摩:麦克卢汉媒介效应一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媒介与文明》,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指向未来的麦克卢汉:媒介论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余韵无穷的麦克卢汉》,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加)埃里克·麦克卢汉等:《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范龙:《媒介现象学:麦克卢汉传播思想研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胡易容:《传媒符号学:后麦克卢汉的理论转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

李曦珍:《理解麦克卢汉:当代西方媒介技术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

李西建:《美学麦克卢汉:媒介研究新维度论集》,商务印书馆.2017.

李昕揆:《印刷术与西方现代性的形成:麦克卢汉印刷媒介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

(加)菲利普•马尔尚:《麦克卢汉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加)马塞尔·德尼西(Marcel Danesi):《马歇尔·麦克卢汉:无意而成的符号学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美)兰斯·斯特拉特(Lance Strate):《麦克卢汉与媒介生态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

《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童年的消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吴晓恩:《逃离电子文化的陷阱 尼尔·波兹曼媒介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罗伯特·洛根(Robert K. Logan)

《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字母表效应:拼音文字与西方文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被误读的麦克卢汉:如何矫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什么是信息:生物域、符号域、技术域和经济域里的组织繁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9.

《心灵的延伸:语言、心灵和文化的滥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9.


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

《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思想无羁》,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真实空间:飞天梦解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新新媒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人类历程回放:媒介进化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约书亚·梅洛维兹(Joshua Meyrowitz)

《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刘易斯·芒德福(Lewis Mumford)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技术与文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城市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机器的神话:技术与人类进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机器的神话:权力五边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沃尔特·翁(Wailer J.Ong)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词语的技术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德里克·德克霍夫(Derrick de Kerckhove)

《文化肌肤:真实社会的电子克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

《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认同的力量 第2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千年终结 第2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对话卡斯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传播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基特勒(Fredirch Kittler)

《留声机 电影 打字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实体之夜 基特勒论文选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

车致新:《媒介技术话语的谱系:基特勒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


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

《技术与时间 1 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译林出版社.2012.

《技术与时间 2 迷失方向》,译林出版社.2010.

《技术与时间 3 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译林出版社.2012.

《手和脚 关于人类及其长大的欲望》,新星出版社.2013.

《人类纪里的艺术 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南京课程:在人类纪时代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张一兵:《斯蒂格勒 技术与时间 构境论解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其他:

(美)林文刚:《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加)戴维·克劳利,(加)保罗·海尔:《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华夏出版社.2000

(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从莫尔斯到麦克卢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

李洁:《传播技术建构共同体:从英尼斯到麦克卢汉》,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王冰:《北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想象》,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胡翌霖:《媒介史强纲领媒介环境学的哲学解读》,商务印书馆.2019.


媒介道说系列

(韩)康在镐:《本雅明论媒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加)菲利普·N.霍华德:《卡斯特论媒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加)杰弗里·温洛斯普:《基特勒论媒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英)约翰·阿米蒂奇:《维利里奥论媒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英)保罗·A.泰勒:《齐泽克论媒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美) 戴维·J.贡克尔,(英)保罗·A.泰勒:《海德格尔论媒介》,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9.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微信:一个翻书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