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郑州那么多南方的生意人?
2021-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午夜溪流
郑州的建材生意都被南方的商人承包完了吗?
同学最近一直在忙着装修新房,昨晚终于有空出来喝一杯,边喝边吐槽装修的麻烦,买材料看家具成了他的副业,一有时间就要马上行动。
吐槽最厉害的是,他发现这一个月来逛市场遇到的老板,几乎清一色的南方口音,说河南话的很少,问起来不是广东就是浙江、江苏。通泰路家居城、郑汴路建材城、灯饰界、陶瓷城等等,都符合这个特点。
他们为什么跑这么远做生意?而且,很多南方人已经在郑州安家多年,我的亲戚是广东的,二十年前他们就在郑州买了房,常年生活在郑州。
不仅建材城,火车站的小商品城也是如此。去年夏天,公司去社区活动,需要定做大的带LOGO遮阳伞及其他设备,我和同事在小商品城逛了一下午,也是南方口音的老板居多,最后在一个温州人的商铺下了单。
难道南方人这么擅长做生意,可以把生意做到任何想做的地方?即便背井离乡?
有次吃饭问起了广东的亲戚,他这样说:
“你们中原自古就有充足的土地来种庄稼,种各种吃的,可以养活一大家人,我们那边都是山区,没有足够的土地够每家每户种农作物,只能从山里啊水里啊,搞一些山货和鱼虾去换钱,然后再买大米啊猪肉啊,所以就天然有了做生意的基础了呀!交换是生意的本质啦!”
他还说,从小他就知道河里的鱼可以卖钱,无论大小,小伙伴们都知道。而我作为一个北方人,小时候钓的鱼,大的吃掉,小的养着或者喂猫,从来没有过卖掉的想法,也没人告诉我。
有些行为会相互影响,然后经过时间的沉淀变成观念,一代一代传下去,南方人习惯做生意的观念就是这样慢慢形成的。
河南本地,信阳商城的余集镇开客车的多,最小的车拉几人的都有;巩义开铝厂的多,一家五口都开工了;开封兰考县手工品销到国外,一个人就是一个厂;灵宝种苹果的农户多,收货商挨家挨户装货。
这就是一个地方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