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孙乃树)3
2018-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js_jc
中世纪美术——基督的召唤
- 艺术为宗教服务
早期(2-5世纪)
- 基督教建筑——教堂
- 巴雪利卡
- 圣玛利亚教堂
- 集中式
- 巴雪利卡
拜占庭风格(5-15世纪)
- 教堂
- 比较世俗化,功能性比较强
- 圣索菲亚大教堂
- 圣马可教堂
- 绘画
- 镶嵌画
- 比较僵硬,呆板
-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
- 手抄本插图(细密画)
- 镶嵌画
罗马式风格(10-15世纪)
- 罗马式建筑特征:圆拱 厚实的墙面 小而窄的窗门
- 比萨大教堂
哥特式风格(12-15世纪)
- 特征:怪野不文
- 哥特式教堂特点:厚墙变成大玻璃 尖拱 飞扶垛
- 巴黎圣母院
文艺复兴——巨匠辈出的时代
- 开始探索人的奥义,艺术开始加入世俗的成分
- 内容肯定人生,肯定自然,反对禁欲
- 形式上发明透视学、解剖学、比例学,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绘画写实
初期意大利的美术
- 乔托,文艺复兴第一个画家
- 主要成就湿壁画
- 《哀悼基督》
- 人物动作生动自然,自然的一角
- 用二维的画面表现三维的空间感,采用明暗的透视法
- 采用自然风景做背景
- 布鲁内莱斯基,发明透视法
- 马萨乔,透视法用的最好
- 《圣三位一体》
- 多纳泰罗,雕塑家
- 《加塔梅拉塔骑马像》
- 浮雕《希律王的宴会》,表现出立体深度感
- 韦罗基奥,雕塑家
- 《巴托罗米奥·科莱奥尼骑马像》
- 乌切诺
- 《圣罗马诺之战》
- 法布里亚诺
- 《博士来拜》
- 哥佐利
- 《礼拜基督降生的三贤人仪仗》
- 曼泰尼亚
- 《红衣主教弗朗西科·贡扎加的抵达》
- 《死去的基督》
- 弗朗契斯卡
- 《基督受洗》
- 桑德罗·波提切利,研究构图
- 《维纳斯的诞生》
盛期意大利的美术
- 佛罗伦萨画派
- 关注素描
- 达·芬奇
- 《最后的晚餐》
- 透视用的好
- 构图好,人多采用分组
- 《蒙娜丽莎》
- 发明渐隐法
- 《岩间圣母》
- 薄雾法
- 《最后的晚餐》
- 米开朗基罗
- 雕塑《哀悼基督》
- 雕塑《大卫》
- 西斯廷天顶画
- 雕塑《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
- 雕塑《朝夕昼夜》
- 拉斐尔
- 《大公爵圣母》
- 《海中仙女该拉忒亚》
- 《雅典学院》
- 威尼斯画派
- 关注色彩
- 乔尔乔内
- 《暴风雨》
- 《入睡的维纳斯》
- 提香
- 《年轻的英国人》 开始使用高光
- 《劫夺欧罗巴》
晚期意大利的美术
- 样式主义
- 帕尔米贾尼诺
- 《圣母》
- 丁托雷托
- 《发现圣马可尸体》
- 《苏萨娜出浴》
- 帕尔米贾尼诺
尼德兰的美术
- 宗教题材中加入民间气息、世俗成分
- 杨·凡·爱克
- 《根特祭坛画》 第一幅真正的油画
-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 勃吕盖尔
- 艺术创作以塑造农民形象、反映农民生活为主
- 《秋收》
- 《盲人的寓言》
德国的美术
- 版画发达
- 丢勒
- 《丢勒自画像》
- 《四圣徒》
- 水彩画《一块草皮》
- 版画《忧郁》
- 荷尔拜因
- 《亨利八世王后肖像》
- 《两大使》
- 格吕奈瓦尔德
- 艾森海默祭坛画
- 基督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