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书友会

针刺的泻法和补法——读《黄帝内经》灵枢 官能第七十三4

2023-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刘俊和和

针刺的泻法和补法

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邪气侵入人体后,便会出现恶寒战栗,形体振动的症状;人在劳动出汗后,腠理开泄,此时会偶尔遭受风邪。正邪侵入人体后,刚开始时只是在气色上稍微有一些变化,身体上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此时邪气似有似无,若存若亡,症状也不明显,病人的确切病情也不易知道。

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所以高明的医生能根据脉气的变化,在疾病的初期就进行治疗;医术低下的医生,则往往要等到疾病已经形成,才能知道如何进行治疗,这样就容易造成病人的形体衰败。

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所以医生在用针时,必须要知道脉气运行的所在部位,再守候其出入的门户,并应知道怎样来调节气机,哪里该补,哪里该泻,手法上是应快还是应慢及应当取的穴位。

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如用泻法,则须采用流利圆活的手法,直刺病处而转针,使正气得以运行。操作时进针要快,出针要慢,以引导邪气外出,进针时,针尖的方向要迎着经气的运行方向,出针时要摇大针孔,邪气才会很快地外泄。

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如果用补法,则须采用端正从容的手法,首先在皮肤上导引揉按,令病人舒缓,看准穴位,然后用左手按引其穴位,使其周围平展,右手推循着皮肤,轻轻地捻转,慢慢地将针刺入,刺入时针身必须端正,刺针的人要安心静神,坚持不懈地等候气至,气至后要稍微留针,待经气通畅后则应快速出针,随即在穴位的皮肤上揉按,使针孔迅速闭合,这样真气就能存于内而不外泄了。总之,用针的关键,在于不要忘记调养神气。

(原文)

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救其萌芽;下工守其已成,因败其形。是故工之用针也,知气之所在,而守其门户,明于调气,补泻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处。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用针之要,无忘其神。

今天学习了针刺的泻法和补法。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