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阅读《内在动机》

2020-09-23  本文已影响0人  晓承

一、看包装内容

1.1 书名:《内在动机》

      看封面:如何才能永远带着乐趣和好奇心学习、工作和生活;一种颠覆的激励方式

      感受:对我而言,没有颠覆感,我拥有认知——内在激励才是王道,为什么要说“颠覆”呢?

1.2 建议上架类别:成功励志/心理学。

看封底:是科普读物,书不厚、字不小,应该容易读。

1.3 作者:爱德华·L·德西&理查德·弗拉斯特。

判断:一个心理大师+一个编辑,我猜前者负责专业,后者负责通俗。

1.4 作者等级:顶级。

看封底:有两位推荐人都点明作者的身份——自我决定论开创者、国际内在动机研究领军者、心理学家,因此判断,作者权威性十足。看封皮(底部):发现作者创建的自我决定论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动机理论之一,(好奇:动机理论还有哪些?),开宗立派的人物的存在。

1.5 策划机构:华章心理。

永澄老师提过这家出版机构,似乎走的是实用路线。

1.6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老牌出版社,记忆中很多教科书是这个出版社出的

1.7 版次或印次:2020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版次那么新,出乎我意料,感觉是一本老书的样子。

二、看整体

2.1 目录说了什么(大约说一下结构):what-why-how

WHAT:第一章 导言,说明什么是内在动机

WHY:第一部分 2~9章,说明动机的来源——人类的三大需要及其影响:自主、胜任、联结;

HOW:第二部分  内在动机的应用——激励自我和他人

感受:看到第一章单独分出来,有点奇怪。对结构拿捏不准。看目录居然没有激发太多好奇心,只有人类发展的本质这个内容似乎让我有点好奇,这和内在动机有什么关系?

2.2 本书目的:看封皮内页:对外在激励的反思,探索究竟怎么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实现幸福人生?

感受:我明白自我驱动很重要,自我激发的能量惊人,但我需要一种可靠有意识的激发机制,这是我的好奇心,对这本书好奇多了一点点,有 3分了

2.3 看序言:看两篇推荐序。

感受:关于推荐序作者:第一篇是彭凯平,永澄老师在读《自我》时提到是清华大学心理学院创办人(不知道记得对不对),在序言中提到了本书的关键问题和关键词,提到了本书反常识之处:我们常用的激励策略会带来反效果,损害内在动机,这又给我一个提示,不仅对我自己,我在工作中、在家庭中是否也走进了误区而不自知呢?我该警惕哪些破坏内在动机的激励手段呢?我可以用什么新方法呢?——好奇心:5分

第二篇推荐序由阳志平所写,对此人不感冒,但他写的序我觉得有两个我欣赏的地方:第一,标题取得好,直接点名主旨:奖赏会伤人(引发好奇),第二,故事说得细,让我了解心理学界的历史公案,对德西的内在动机理论更加信心十足。

2.4  看结尾/索引:找关键词。

发现索引都是英文,用不上。

2.5  看内容-粗读:第二部分 人际联结的作用(78~80)。

20分钟时间,只来得及看书中的一处内容,选择了最感兴趣的部分:这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开篇,用很精炼的文字浓缩了心理学的历史,引出作者研究理论的与众不同之处,将心理学两大迥异的流派:精神分析和行为分析融合,用了一种叫:实证的人本主义来研究人类动机学,怪不得稳立山头,屹立不倒,承得起质疑。

感受:要沉下心读,虽是通俗读物,但里面很多术语可能需要一些基本知识储备,对普通读者,速读的时候会觉得看了完全没感知,很难和自己有关联,觉得蛮理论的,会怀疑:这本书真的能解决我的实际问题吗?

2.6  下判断。

这本书值得读,因为前沿、可靠,是我关注的问题——如何自我激励、激励他人,不掉坑,但有点晦涩,我可能要花3天时间来沉浸阅读,还要带着自己的问题:我如何识别伤害内在动机的激励行为?有什么好的内在激励方式可以代替有害的外在激励手段?


英雄阅读团 第5期 DAY 04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