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家人复诊是件很奢侈的事吗?

2018-05-23  本文已影响120人  7ef5f8619de5

本周的周一和周三,两个下午都在陪家人复诊,可以安安心心的在诊室外等待,内心甚慰。

如果回看一个月前,还只能见缝插针。多次复诊,真的算件奢侈之事了。

我们都在忙着求生存,求发展,不是吗?

这种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会显得越来越珍贵。

现在可能只是引导和陪伴,父母不老,儿女尚小。
但再过十年,可能面对的是更年老而脆弱的家人。那时,这样的陪伴就显得尤其珍贵了。而那时,正是升职的关键时期,而且也堪当大任,很多时候,两难选择是常态。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事业发展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先不在此篇赘述了。

前几天晚上见了一位业内朋友,是很努力的一个人,也开朗,重视行业人脉的积累。四十多岁的年龄,在企业内任职,职级不错,他虽然没有对职业很多的热诚,没有雄心勃勃,但也是有认认真真做事态度的好人。

但我看到的却不是这样阳光的事实,聊天之余,他的家人还有一位健在,在老家。前妻和孩子多年未见,也只是偶尔联系。他说,先将事业和钱的事解决了,一切就好办了。

但这样的生存状态,让我听后有点担忧,不禁想起来日本“无缘社会”的说法。

“所谓“无缘社会”就是一个人与同事、朋友不联系,亲人不在身边,没有配偶,没有儿女,也没有家乡可回。

即失去三种缘分:社缘、血缘、地缘。

NHK并非单纯揭露无缘社会的事实,而是以无缘群体为切入点,希望终结无缘社会。
引用知乎和NHK里提到的故事:

高野藤常在年轻时,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常常加班到凌晨两三点,连吃饭、喝水的时间都没有。42岁那年,身体被累垮,离开了公司。没赚多少,一身疾病。

他因过度劳累,患上了糖尿病和抑郁症,妻子与女儿也离开了他。

这些年,他的人际关系全部建立在工作上,这也注定无法长久。
看着手中近百张的名片,又有哪个记得他是谁呢?

河上先生,曾经日以继夜的奋斗在营销一线,因为劳累患了重病,被单位抛弃、被妻子抛弃。
因为崩溃,他曾跑到河边准备自杀,好在被救援队及时救助。

现在,他在一家教堂帮助其他“无缘”群体。日常就是用废弃的豆腐渣做些饼干,分给大家。
他坦言,那时被抛弃的自己,就像这豆腐渣,一点都不起眼。
但现在,他希望同样不被看好的豆腐渣,能够被自己拯救。”

分解上面三个缘:
-离开家乡,就等于放弃地缘。
-如果没时间关心家人,家人故去,就等于放弃亲缘。
-社缘,如果只有工作关系的缘分,里面不是每一段关系都可以沉淀为友谊的,不是每一个都可以在你生病时,拨起电话,就会来帮你的。而且尤其当工作关系不够真诚时,就什么关系都不会留下。
所以还是主张真诚做人,保护自己的方法是不说假话,真话如果说了不好就不说。这样几十年的职场一路走来,还可以留下一些真朋友,不枉此行。

说句老生常谈的话,好好发展自己。
但同时,记得带上你所爱的家人朋友,一生一世在一起。
平衡的人生,才是更好的人生。退休后的人生,至少你还有梦想,有爱好,有友谊,有爱你的人。

他们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会给你力量,会见证你的成长,你也会知道他们的快乐,脆弱与病痛。
一群人一辈子牵着小手,一起走。

哈哈,最后一段像喊口号,不过,我确实是这么想的,结。


陪家人复诊是件很奢侈的事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