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笔记】竞争策略

第四模块 进入新市场

2017-05-07  本文已影响0人  limuqing

1.市场选择 Choice of Market

市场吸引力 Market Attractiveness

Paste_Image.png

1. 业内竞争情况
2. 供应商(议价能力)
3. 买方(议价能力)
4. 潜在新进入厂商(进入壁垒)
5. 替代品(提升价格弹性)
我们也要考虑到政府的监管和征税。如果你处在一个被高度监管的市场中,那么你可能达不到在其他情况下你所预期的利润额。

结构性进入壁垒 Structural Entry Barriers

结构性进入壁垒:

  1. 控制关键自然资源-DeBeers(钻石主导企业)几乎买下了钻石原产国的所有产品
  2. 控制供应商能力-液体香皂生产厂家买下了有能力生产塑料泵的几家公司两年的塑料泵供应
  3. 掌握专利-Sony和Philips控制着CD的专利
  4. 控制分销渠道-可口可乐与快餐连锁店签订了排他性合同
  5. 位置-旦某个好位置开了一家超市,其他超市就很难找到相似的位置
  6. 时间-有时候某家航空公司被收购仅仅是因为,它在特定的机场有着陆时刻
  7. 政府可以批准一些关键资源-出租车许可证、运营商频谱许可证
  8. 经济效益,与规模经济、经验和范围经济有关
    1)最小有效规模-半导体生产有最小进入规模。固定成本高、边际成本低的行业共性
    2)通过累计经验获得成本优势-飞机制造行业。a,累计生产导致成本降低,200架时成本是100架的80%
    3)范围经济 - 多型号的飞机共享配件
  9. 营销优势
    1)忠诚度-飞行里程计划
    2)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通信运营商

战略性进入壁垒 Strategic Entry Barriers

  1. 就算采取阻止手段,现有公司作为垄断者,也比让另一家公司进入市场形成双头垄断后获得的利润高 。
  2. 进入遏制策略会改变后来者对于与现有企业竞争性质的预期,能够成功地阻止其他参与者进入市场
  1. AB及其延长线为市场无进入,现存企业无行为的收益
  2. ABCD为市场在t1后有新企业进入,现存企业不采取其他措施的收益曲线——场景1
  3. EF为现存企业为了阻止新企业进入而耗费成本后的收益曲线——场景2
  4. 在场景1中,现存企业会在新企业进入后出现“市场份额损失成本”,此时的收益为面积ABCDGO
  5. 在场景2中,现存企业会从一开始就支付“阻止进入成本”,此时的收益为面积EFGO
  6. 因此选择何种策略取决于两种策略下的净现值

2.进入策略 Entry Strategies

承诺 / 价值链重构 Commitment/Value Chain Reconfiguration

  1. 高沉没成本投资(High sunk cost investments)
    1)生产能力(厂房机械等)投资
    2)细分市场研发投资
    3)广告投资
    举例:Deutsche BA的进入与Lufthansa的反应

  2. 退出其他战略细分市场,只专注于企业在近期进入的市场

  1. 创新者利用质量较差价格低廉的商品进入市场,吸引价格敏感的购买者
  2. 现存企业会忽略这种威胁,因为主流消费者不需要这种产品
  3.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质量提升,逐渐从现存企业手中夺走大块市场
  4. 市场领导者很难对此做出反应因为他们无法复制市场进入者的低成本商业策略模式
    举例:Bloomberg新闻社

柔道经济战略 / 利基市场 Judo Economics/Niche Market

  1. 设定比现存企业价格(PH)低的价格(PL)
  2. 限制市场容量,只服务市场份额(X)的一部分(XE)
  3. 给现存企业放出信号,表示自己不会在未来大幅扩大市场容量
  1. 由于损失了一部分市场份额XE,会损失一部分收益
  2. 可以为了排除进入者而把整个市场边际价格设定为比PL还要低
  3. 短期会因为价格降低(PH-PL)而招致损失

3.进入遏制 Entry Deterrence

结构性进入壁垒 / 承诺 Structural Entry Barriers/Commitment

  1. 对基础资源的控制--保证对资源的独占、确保有比满足需求更多的资源
  2.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利用经验优势、增加技术的领先
  3. 现存企业的市场优势--建立品牌忠诚、提高客户转换成本

限制性定价 / 掠夺性定价 Limit Pricing/Predatory Pricing

先占策略 Pre-Emption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