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三字经》国学与传统文化读书

详解《三字经》七——师友

2017-10-24  本文已影响61人  山水国学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先看字面的意思。凡作为子弟,在年少的时候,应该多亲近老师、朋友,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里重点要谈论的是“亲师友”,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师道和友道,所谓良师益友、成功之基。师道在韩愈的《师说》当中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对照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很容易看出古今为师者的差别。传道既人格教育,现在学校教育虽然也有,但是所占比重已经微乎其微了,而家庭教育能弥补者,亦在少数,此现代教育之大问题;授业既专业知识教育,这里也要注意,这个业与我们现在学校的知识教育也是有本质区别的。业者,能养家糊口之技能也,而今天之学校教育,学生所学的所谓知识也是只能应付考试而已,各类考试中,最实际者名为公务员招录考试,而所选出的人,再经过多年的岗位实践也未必能成为一个领域的能手,此亦是教育一大问题;至于解惑这样的人生大问题,学校教育现在所能达到的效果就更微弱了。所以笔者在解《三字经》的过程中,反复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一点古今中外皆然。

    友道于古人来讲一直是非常重视的,位列五伦,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因为朋友对一个人来说确实太重要了,那种心灵之交、义气之交、砥砺之交,是父母、兄弟、夫妇、同事所不能代替的。其实交友最基础的前提是大家要有缘分,这个缘分不是说我们认识了,能叫出彼此的名字,在一起吃吃饭,喝喝酒就叫朋友了,那最多也是酒肉之交而已。那么要交什么样的朋友,朋友之间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千字文》中的“交友投份,切磨箴规”表述的比较明白,朋友是一个人切磋技艺、琢磨学问、劝谏过失、规范行为的一种助力,而且这种助力不是单方面的,而是相互的。

《论语•季氏》有言,“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儒家给出的择友标准。直者,讲真话的人;谅者,能体谅人,能谅解人,个性宽厚,能够包容的人;多闻者,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人。便辟者,有怪癖脾气的人;善柔者,没有主见的人;便佞者,一味逢迎者,所谓“巧言令色鲜以仁”之谓也,最是可恶。

“益者三友”,是我们交友、择友的标准,更是我们自我塑造的标准,要努力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直、谅、多闻。“损者三友”,无需刻意回避,心中明镜,知道就好,重要的是,不要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对于如何亲近师友,《钱氏家训》中的一句话让人最是受益,也最直白。“小人固当远,然亦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然亦不可曲为附合。”对于益友哦,希望结交,但是刻意为之就不好了,会让人生厌,弄不好还让对方以为自己是“阿谀小人”,最好的办法还是做好自己,做最完美的自己,用自己的美去吸引同道中人。对于所谓的损友呢,尤其是自己看不顺眼,看不上的那些人,万万不可嫉恶如仇,最好的办法其实还是做好自己,做最完美的自己,让对方无懈可击,甚至于让对方生出效我之美的心。

这就是自强不息,正己化人。

最后说说笔者个人目前对师、友的认定标准。

能引领我精神升华者为师。

生活中能相互关心,工作中能相互帮助者为友。


详解《三字经》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