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书院读书笔记共读一本书想法

请别忘了时间这个朋友

2017-04-10  本文已影响498人  章章朋
把时间当作朋友

去年过年的时候,我看过几本时间管理的书籍,他们大多是介绍一些时间管理的理论和工具,每次看完之后都信心百倍,告诉自己一定要按照书中的方法管理时间,但是坚持几天又放弃了,现在对于时间管理仍然处于原点。

《把时间当作朋友》以前也简单地看过,但是当时看得不认真,并且自己的认知能力低,感觉太难了,没看懂。今天重新拾起这本书,一字不落地仔细看下去,感觉到有不一样的收获。

- 1 -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这是本书让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话。大学毕业已经8年了,最近几个月,我看书比前面8年中看的书都多。看了很多自我管理方面的书,基本上所有书上都强调了时间管理,但是时间管理只是自我管理的一部分,本质上还是要管理自己。而李笑来老师提到的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是我们快速成长必须熟练掌握的一些技能。今年3月2日,我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当时用“用学思行说写,储备成长势能”这句话介绍,就是想通过坚持输出倒逼自己的学习、思考、行动,一个多月过去了,现在也确实感觉到自己有了比较明显的进步。

我们总习惯去管理时间,将时间当成下面的员工,其实真正需要做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让它陪你一直走到人生的终点。这就要求我们培养良好的心智,用正确的方式去做正确的事情。

- 2 -

我一直认为谈话是一种特别重要的生产过程。

培根说得更加全面:“读书使人完整,讨论使人完备,写作使人完善。”

我一直相信,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事实上,在不停地为学生解释疑问的过程中,我自己学到的东西更多,而更多的程度超乎想象。自己思考原本就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教别人思考实际上是学习思考、锻炼思维的最好方法。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这几段话如果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方法论,这其中读书、讨论、思考、写作、教别人是一个学习知识的渐进过程。其实大多数人都知道应该这样做,这样才能高效学习,但是真正做到这些的人还是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李笑来老师在书中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 3 -

很多学生“既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于他们的“时间压力”感受。“没有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感受和恐惧,使得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是虚假的“勤奋”,恨不能废寝忘食。而同样的感受,也使得他们终日寻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无论哪一种都注定是不现实的,因为,已经“没有时间了”——这确是冷冰冰的现实。

为什么你这么努力,却过不好这一生。“既勤奋又懒惰”其实就是成甲老师所说的低水平勤奋,看起来一直是这么努力,每天过得这么充实,但是效率特别低下,到头来什么都没学会。

反思我自己,我就是一直处于这种低水平勤奋的状态中,即使是现在已经认识到这种情况,但是感觉仍然没有跳出这个坑。我认为要跳出这个坑,首先要做得就是明确自己的目标,做什么事情都要首先想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做这件事情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只有让价值观指导行为,这个行为才有意义,而我,最迫切的事情就是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首发微信公众号:要成长。

所有文章均原创,转载请告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