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城分舵第13期RIA训练营

佳音-第13期拆书训练营-三小拆-第2拆

2019-03-12  本文已影响0人  佳音_叮当妈
训练营第二次作业——反思复盘时如何提问?

A1:

经历:我大一那年的寒假,去到大姨家过年串门,有幸跟他们的另一位亲戚,一位重庆大学的教授坐到一桌。大姨特别介绍了他,又正逢我当时脑袋里充满了很多疑惑,我鼓起勇气在饭后向他请教。我清晰记得当时问的问题是:为什么我经常都要经历错之后才找到对的方法呢?为什么很多其他人可以第一步做的就是正确的呢?能让我这么多年都记住的场景是因为这个结果真的太尴尬了!那位教授根本没回答我问题,直接起身走了。。。其实这个问题我在之前和之后也问过自己很多遍,也一直不知道怎么回答,在这件事上,我对自己也做了很多次“起身离开”的动作。

反思:原来真的是提了一次有问题的问题,对比片段里提到的高质量问题的规则:

1、清晰简洁,一次只问一个问题。我当时直接问的是两个问题……

2、激发对方思考,而不是简单或者不相关的问题。当时并没有太多预热而是像问数学老师一道数学题一样的直接,但是那个老师并没说他是心理学老师呀!而我自己多次也解答不了,因为我一直没有去认真回顾具体的某一件事来龙去脉,找到“错误”的点的前后因果,如果自己问得再细一点可能就思考进去了。当时烦恼的具体哪些事早就不记得了!

3、保持问题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没有逻辑是最主要原因吧!如果我当时懂逻辑性的话,我应该从相关的事情开始聊,再过度到这种“延伸总结”后的问题!

4、问题里不要带自己的倾向假设。回想当时表达的更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抱怨”嫌疑,不是具体的问题,当时展现的是一个loser形象,不是学习者形象。

A2:

目标:用片段讲的提问步骤来复盘自己的重要任务,比如月度复盘和重要的单一事项的复盘,先用一次找感觉。

行动:

择日不如撞日,现在就来按片段的提问步骤,对我已建一个月的科学育儿践行营做一次深度的复盘

1、问目标,开这个践行营的初衷是什么?

            ——第一,让叮当爸爸成为其中一员接受我“非针对性的”培训,跟上我的育儿观念,认可并模仿我的育儿方法。

            ——第二,给自己一个舞台,以教为学,更系统全面地思考、梳理和践行好的育儿观念和方法,做一个内心强大有爱也有方法的好妈妈。

        ——第三,我也想影响他人,看着一天就发课程海报,但是还是凭心情养娃的父母我着急。

2、问结果,结果满意吗?

          ——如果总分是十分,我给自己打7分。

  具体成果有哪些?

          ——目标一结果非常好,叮当爸爸完全被我影响,周末在家都进行了高质量陪伴,一改家长的“权威形象”,跟我一起用《头脑特工队》的情绪小人来帮孩子管理情绪。特别厉害的是,在孩子英语和汉字启蒙方面,还自发性开发了“打牌”和“认字打魔王”的互动学习游戏。

          ——目标二效果也很好,通过每周对一个主题有方向的输入,有逻辑的输出,我对孩子哭闹、拖延等等多个方面进行多维度原因的分析,对每个原因产生的现象总结了多个可尝试办法,并且每天都在践行。在面对孩子日常养育方面,我可以很坚定的感觉到内心的强大,不慌张不焦虑有方向有方法。

        ——目标三,多大程度影响了别人的行动,我真的不知道。

3、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问题吗?

        ——通过反馈来看,课前问题讨论时大家参与度很高,课后实践反馈少有人回应,回复最多的只是对我的夸奖和感谢,不是我想要的。 

如何发生的?

        ——第一,人数太少了,相信概率的存在,就算经过一定程度的筛选,重视这个群的人也只会是一部分,而大多数人仍然是只满足于“知道”,止步于“行动”。

        ——第二,我的方法需要升级,非大咖的非专业分享,如果还是老套的“一个人陈述”,势必没办法给“麻木”的人群装上发动机。

          ——第三,之前要求可能确实太高了,让大家写实践故事,要知道很多人几十年不写任何工作无关的东西了。可能直接回复用了哪个方法更容易让人给反馈。毕竟目的只是让他们去用,而不是让他们当写手。

4、问未来,未来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吗?

      ——肯定会的,我是非专业的,一切都只是在尝试,需要经过学习来调整和升级,遇到问题太自然不过了。

关于这个事情,我可以提炼多少经验和规律?

        ——管理任何一个群,特别是没有让别人给钱的群,都是一个展示非正式领导力的过程。需要管理者自己有人格魅力,让别人愿意追随。同时也需要管理者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量专业,当对方真的在这方面有了进步的时候,持续追随才成为可能。如果这个群我可以把人数做多,时间做久,那以后其他方面的群我也可以尝试。

未来怎么做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项目管理的书要好好再看一遍,对一些内容做一下梳理和尝试,比如激发参与者价值感!

        ——好好学习拆书家的A3设计,提炼一些适合网上可操作的方法并尝试运用。可以多参加线下活动,多留意拆书家设计的环节和对应得到的大家反应,去挑选一些适合在网上用的方法。

        ——降低对别人的要求,让别人做的事情尽量“简单易行”。将之前的让大家写实践故事的要求,降低为参与反馈,用数字回答。1代表已听未实践,2代表已听已使用,3代表还没有来得及听。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