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 - 草稿

2018-05-18  本文已影响0人  梦梦一一

天性,一个人出生就具有的秉性,一个外界难以改变的心理感知特性及行为趋向,或称本性。

详细解释

1. 犹天命,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运。

南朝 宋 谢灵运 《君子有所思行》:“所秉自天性,贫富岂相讥。”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2. 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

《孟子·尽心上》:“形色,天性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为人,天性刚戾自用。”《水浒传》第八一回:“ 燕青 道:‘小人天性不能饮酒。’”

主要类型

1、好奇心(探索欲)

2、占有欲(控制欲)

3、食欲

4、性欲

5、敌意(警觉心)

6、善意

7、创造欲

8、破坏欲

9、表现欲

10、嫉妒心

11、保护欲(使命感)

12、依赖感(安全感)

13、恐惧感

14、崇拜感

15、孤独感

16、懒惰

产生和作用

天性于人类最初意识产生时期产生,其作用在于满足个体生存、群体互助、个体间的生存竞争、种族繁衍等等需要,促进人类种族进化,是人类文明产生的最初源泉。

现实应用

所谓“天性”就是指人或动物先天具有的品质或特点,任何人或动物只有扬其天性,才能创造巨大的财富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马善奔,牛善耕。

习性,个人与社会本是相生相成的有机整体,然而在传统社会科学中,对个人的研究往往归属于心理学范畴,对社会的考察则划归为经济学、政治学等学科。布迪厄采取了一种关系式研究姿态使社会学打破个人和社会分离的社会学传统,聚焦于具体而微的日常社会实践而不是抽象演绎的理论思辨。“习性”概念就源于这种关注实践、关注身体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

习性是长期在某种自然条件或者社会环境下所养成的特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