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例话读书

怎一个愁字了得!与大家一起学习《声声慢》

2019-04-25  本文已影响46人  幽篁啸歌

声声慢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怎一个愁字了得!与大家一起学习《声声慢》

这是耿老师的一堂成功的创优课。她的课是这样设计的。

由课前播放MV《月满西楼》(由李清照《一剪梅》改编)引入新课。课前演讲“女词帝的诗意人生”以李清照的三首词——《如梦令》《一剪梅》《武陵春》——为重要节点,串起诗人的一生。凸显三首诗歌的同一意象“舟”,进而跟随李清照的生命之舟,走进《声声慢》。

教学设计主体部分是“品析探究”。品析探究由四个任务组成。

任务一: 叠字引情

要求:朗读并赏析开篇14个叠字,体味每组叠词表达的内容。

任务二:品读入境

(1)依据原文时空的变换以及词人行动的踪迹思考:《声声慢》共描绘了词人几幅日常生活图景?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2)从我们所总结的词人一天的生活图景中,我们可以找到哪些寄托了词人情感的意象呢?

任务三:探读抒怀

提出问题:诗人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内心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将其尽数喷薄而出。一个“愁”字哪能抒尽心中情,再读这首词人晚期作品《声声慢》,思考它包含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结合作者生平)

4.任务四:重品词味

提出问题:感清照之感,尝试运用意象替换《声声慢》中原有意象,再创《声声慢》,再品李清照晚年创作此词之复杂感情。并与原作进行对比。

对此,我有两点思考。

一是讲什么比怎么讲更重要。

内容选择依据单元提示。

单元提示: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音乐性,欣赏时要反复吟咏,体会声律之美;也要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同时,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其中情与景的浑然交融的意境。

四个主要任务就是围绕“情与景”展开的。叠字本身就让人走进凄惨、凄凉的意境,感受到诗人悲凄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是借助生活场景和带有浓烈感情的意象抒写出来的。具有鲜明愁苦特征的意象以及由这些意象构成的凄惨悲凉的意境,浸润了诗人国破、家亡、夫死的痛、苦、悲的深重情感。

耿老师的设计基本依据诗歌的脉络:寻觅无得、凄惨哀戚——活动解愁、景象排忧——愁情深重、无声呐喊。此种操作中规中矩。可以攻其一而带其余。如叠字为主,领起其余;诗眼为主,由情到象;意象为主,深挖其情。

二是怎么学比怎么教更重要。

耿老师说本堂课“主要运用了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自主探究法、对比研究法”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侧重学法。诵读法是学生在诵读中品味。探究法与研究法也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这是新课程要突破的难点: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本堂课,学生在诵读、合作、探究、研究等方面都有上佳表现。

若能读得更深入,思考得更深入,探究得更深入,就能有更多生成。恐怕,这要仰仗于更深层次的理解、更高层次的审美鉴赏、敢于放手的理念和面对挑战的勇气。这是我们大家努力的方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